1 《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总复习题 1. 试述瑞雷波法的基本原理 答:瑞雷波沿地面表层传播,其穿透深度约等于一个波长,通过改变频率 可以改变波长,因此,同一频率的瑞雷波的传播特性反映了岩土介质沿水平方 向的变化情况,不同频率的瑞雷波传播特性反映了岩土介质沿不同深度的变化 情况。 2. 填空:瑞雷波是存在于介质与大气接触的自由面附近的面波,其质点振动轨迹是沿垂直面相对传播方向做逆进转动的椭圆。 3. 纵测线是炮点和接收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地震勘探测线。 4. 名词解释: 跨孔法:答:在两个以上钻孔中测定P 波和S 波速度的方法。 观测系统:答:炮点与接收排列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临界角:答:与透射角为90度时相对应的入射角。 透射波垂直时距曲线:答:表示透射波传播时间与观测深度间关系的曲线。 5. 什么叫地震波的振动图?什么叫地震波的波剖面? 答: 振动图:在某一确定的距离,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形。 波剖面:在某一确定的时刻,沿波传播方向各质点的位移状态图形。 6. 简述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答:惠更斯认为任意时刻波前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点源,由它产生二次扰动,形成元波前,而以后(下一个时刻的)新波前的位置可以认为是该时刻各元波前的包络;菲涅尔对惠更斯原理进行了补充,认为由波前面各点所形成的新扰动(二次扰动)都可以传播到空间任一点,形成互相干涉的叠加振动。 7. 何谓真速度,何谓视速度?二者的关系如何? 答:沿射线传播的速度是真速度,沿测线方向传播的速度是视速度。视速度与真速度之间的关系称视速度定理,如下式:v*=v/cosa 其中v*是视速度,v 是真速度,a 是射线与地面法线间的夹角。 2 8. 影响地震波振幅有哪些因素?分别讨论之? 答: (1)几何扩散:地震波能量(振幅)随传播距离而衰减; (2)吸收衰减:吸收衰减即大地滤波作用,滤去较高频率成分,保留较低频率成分,滤波后的子波延续时间加长,频率降低,振幅减小; (3)地震波的透射损失:入射波每穿过一个弹性界面,能量要损失一部分,地震波透过n-1个界面后的由第n 个界面反射回到地面的振幅An 为: ][]1[]1[]1[2122210nnnRRRRAA 0A 表示入射波振幅。 9. 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除具有不同岩石成分和结构的岩性外,主要还与岩石的密度、孔隙度、孔隙充填物、地质年代、埋藏深度等因素有关。 10. 工程地震勘探的地震地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