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0 1 1 ,9 ,2 8 《河南日报》第五版 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淮阳样本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促进粮食主产区加快发展 《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组 近年来,淮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借助外部力量,培育内生动力,促进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形成了以外促内、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探索走出了一条粮食主产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一、背景与思路 立足于产粮大县、旅游资源大县的实际,淮阳县委、县政府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切入点、发展新型工业为支撑点、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一)基本县情。淮阳县位于豫东黄淮平原,面积 14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45万亩,人均 1.2亩;总人口 13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121万人,辖 21个乡镇(场),495个行政村。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124.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 40.9:39.0:2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6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1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27元,城镇化率达到31.4%。 2 淮阳是国家粮、棉、油生产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养殖调出大县,绿色农业示范县。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8.65亿公斤,每年向国家提供 5亿公斤以上的商品粮,平均每人向国家提供350多公斤,是一个典型的产粮大县。淮阳还是一个旅游强县,文化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民间文化繁盛,是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的创业建都之地和中华古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尤其是传承几千年的太昊陵庙会,参会人数最多一天达到 82.6万人次,被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全球单日参会人数最多的庙会”,成为一种圣灵而神奇的文化现象。同时,淮阳自然生态优美,拥有亚洲最大的环城湖——龙湖,面积 1.6万亩,是杭州西湖的两倍多,被誉为“中原水城”。通过近些年的积累和发展,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县经济的支柱产业,2010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29.5亿元。 (二)发展约束。作为粮食生产大县,淮阳县面临着既要保粮食、又要促发展的双重目标任务,同时也存在着种粮比较收益低、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弱的双重约束。由于种粮比较收益低,仅靠粮食增产既不能适应区域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农户增加收入的要求,目前粮食生产还主要靠“粮食生产+外出务工”的兼业型经营模式来维持,粮食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