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班级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的每一堵墙壁会说话,每个角落会传情、启智。把“每一堵墙”变成“无声的导师”,让“每一个角落”成为“文明的源泉”,让每间平凡的教室成为无声胜有声的教育风景线。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不仅具有强大的德育效应,而且能与其他德育教育形式和途径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一、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优化德育陶冶的功能班级的物质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熏陶、暗示和感染。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因此美化教室环境,既能显示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阵地,教室布置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每年开学初我都会发动学生和我一起设计,和我一起布置我们的教室。在布置时,我要求学生把课桌椅摆放整齐,每节课前要把书本等学习用具摆放工整,教室内清洁、图书等物品要放到指定的位置,不能随意乱放。并且要求学生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我们教室的布置主要包括:教室黑板正上方为班徽,班徽两侧为班训,(班徽和班训由老师和同学共同设计,讨论后确定下来的)。黑板右侧为公告栏,教室后墙部分主要是约束学生习惯的常规评比栏,展示学生风采的学生作品展示,班级得到的荣誉,学生学习的榜样,图书角、卫生角等内容。其次,我们在教室的窗台上还摆放了一些可供观赏的盆花,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不是说教室布置好后,就万事大吉,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浓浓的环境氛围,通过这样的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从而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的感召功能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文化的灵魂和纽带,它主要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