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 “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全国标杆专业──重点专业五年建设规划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莫国民第一部分:专业现状与培养目标1. 专业现状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是国家示范和骨干院校建设唯一重点专业 、上海市高职院校 强势专业 ;全国医疗器械类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单位 和全国 “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 ”专业协作组的 领衔学校 。目前专业专任教师6 名、兼职教师 2 名,在校生人数 269 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市级一、三等奖;国家级和上海市精品课程各1 门;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公共实训基地;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获一、二、三等奖等。在全国30 余所高职高专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2. 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岗位综合素质需要,德、行、技、医全面发展,具备医用电子仪器制造和维修知识, 重点掌握数字化医用电子仪器技术,能从事仪器制造、 维修检测、局部设计、临床管理和营销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业面向: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研发和卫生医疗机构等四大就业单位 。就业岗位 :医疗仪器维修维护、装调、研发助理、检测、市场营销等五大技术服务型岗位 。第二部分:十二五专业建设目标总目标: 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的标杆专业 、引领专业发展的 示范专业 。具体目标: 充分利用三四联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符合医疗器械高科技领域所需、适合学生个性发展、专本对接的分层分类能力递进 的人才培养模式;领衔开发相应的 课程体系 、职业标准 、专业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 ;推进国际化办学,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专兼、医工结合、具备产品研发能力 的师资队伍;建成具备 四位一体 功能的医疗器械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托专业、 行业及企业资源拓展专业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能力。第三部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 创新校企一体分层分类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医电产品是理工医学科交叉、 光机电技术融合的产品, 技术复杂, 要求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岗位迁移能力强和自主学习能力强。基于医疗器械行业特殊背景及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本专业创新基于能力本位的校企一体分类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含义: 将三年的培养期分成4 个能力递进培养阶段。 第一、二学期主要进行基础能力的培养;第三学期主要是专业专项能力的培养。 第四学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三年, 将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培养,30% 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阶段,为学生进入升学通道为 专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