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目的确定、收集适当的数据,并识别和应用合适的统计技术进行分析,用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结果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3.职责3.1 品管部负责统计技术的推广、应用,确定公司内、外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程序。3.2 行政部负责组织统计技术的培训。3.3 各相关部门负责各自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传递。4.工作程序4.1 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4.2 数据的收集分析:4.2.1 各部门负责收集部门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整理、分析,形成书面资料上报至管理者代表。4.2.2 数据收集部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传递到数据接收部门。数据的收集、接收、频次详见附表 1。4.3 统计技术的选用4.3.1 确定、控制和验证各项活动的具体统计技术如下,但不限于此:测量系统分析(MSA)、统计过程控制(SPC)、抽样检验、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等。4.5 数据接收部门对以上接收的数据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采纳统计技术等方法进行汇总分析,并通过分析,提供以下的分析结论:a) 顾客满意程度;b)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c) 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其进展趋势,包括实行预防措施的机会;d) 供方的有关信息,如供货质量状况、合同履约情况、售后服务情况等。4.5.1 通过数据分析出的质量和运行业绩趋势应与已确定的目标值或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并形成措施以支持:a) 确定迅速解决与顾客相关问题的优先顺序;b) 确定与顾客相关的关键趋势和相互关系以支持状况评审、决策和长期策划;c) 及时报告产品使用信息的信息系统。4.6 记录的保存 数据收集部门负责各自相关记录的保存。5.相关文件 HG/QEP807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 保存期 各部门收集的数据及处理结果 三年7.本程序修改记录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序号修改日期修改条款修改通知单编号修改人8.过程绩效指标指标计算方法统计频率责任单位无附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