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特点 1.发病率高 院内感染7.5% 血液科感染 第4位 肿瘤 8% 创伤烧伤 16% 器官移植63% 2.病程发展快 23%念珠菌症诊断后48h内死亡 3.病死率高 55%~70% 4.临床诊断率低 隐匿发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5.实验室诊断率低 50%侵入性念珠菌病患者血培养 阴性 真菌分类 真菌达10万种,与人类有关的400种。 1.按侵犯部位分类: · 浅部真菌 浅部真菌病 角层癣菌 角层癣菌病(皮肤角质层表面) 皮肤癣菌 皮肤癣菌病(角质层) · 深部真菌 深部真菌病(侵袭性感染) 角层以下 皮下组织、粘膜感染 系统感染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 真菌分类 2.按致病性分类 致病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足分支菌 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 真菌分类 3.按生长形态特性分类 (1)酵母菌类:母细胞出芽繁殖,不产生菌丝 隐球菌属 (2)酵母样菌:母细胞出芽繁殖,芽体延长假菌丝 念珠菌属 (3)双相菌属:不同条件下可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 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 (4)霉菌: 菌丝型生长 曲霉菌、毛霉菌 (5)细菌样菌类:放线菌、奴卡菌 常见的深部真菌病 念珠菌病 粘膜:口腔,呼吸道 ,泌 尿 道 ,阴道 ,消化道 侵入性:血液,心 内膜,脑 膜 曲霉菌病 呼吸道 或其 它 器官的侵入性炎症、肉 芽或坏 死 系统性、致死性播散病 隐球菌病 呼吸系统、脑膜感染、骨和其它脏器 毛霉菌病 鼻、副鼻窦、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江苏省人民医院 住院病人痰培养 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1.免疫抑制性治疗 恶性肿瘤(化疗、放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 美国(1998)肾移植:0-20%;肝移植:4-42%胰腺移植:6-38%;心肺移植:10-35%;小肠移植:33-53% 56%真菌感染发生在移植3M后、30%发生在1Y后 真菌感染死亡率为43%,曲菌感染的死亡率为67% 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2.免疫抑制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并静脉营养导管支持的病人中 60%真菌感染 ·AIDS 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是 20-25% ·DM、低体重婴儿、肾衰、血液透析、肝衰、营养不良等 瑞金医院 肝衰病人 真菌感染32% 死亡率68.8% 3.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真菌血症主要致病因素98-100%(胃肠道菌群失调,念珠菌大量繁殖) 抗生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