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壤有机质 【教学目标】 ● 土壤有机质概述 1.一般了解不同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有机质来源的异同。 3.掌握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腐殖质概念,二者有何异同。 4.熟悉土壤有机质的基本组成,包括化学组成、化合物组成和形态特征。 ●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掌握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及产物,重点掌握影响转化因素中的 C/N的详细内容和基本原理。 2.理解影响有机物质在土壤中转化的推动力是微生物的含义。 ● 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1.了解腐殖质形成过程的两个阶段的内容及相互关系,组成土壤腐殖质最基本的物质有哪些? 2.掌握土壤腐殖质的组分、所带功能团对各组分性质产生的影响。 ● 掌握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品质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 ● 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原则和途径,以及为什么一再强调增施有机肥,以培肥土壤的科学道理。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其含量很少,但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以及作物生长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为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源,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均有着深刻的影响。其次是对重金属、农药、化肥等有机、无机污染物起着明显的抑制和减轻毒害的作用。第三有机碳被认为是影响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对全球碳素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产物。 4.1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来源及其组成 4.1.1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很大。如草原草地土壤的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6%,沙质土不足 1.0%,热带土壤则更小一些。在我国耕地土壤表层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 2.0%,华北地区土壤大多在1.0%左右,西北地区< 1.0%,南方水田土壤为1.5%~3.5%,东北的黑土可高达 8%~10%,有些地区的沼泽土、泥炭土,有机质含量可超过 20%,在土壤 表 4-1 不同地区旱地和水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量(%) 旱地 水田 东北平原 4.45 4.96 黄淮海平原 0.99 1.27 长江中下游平原 1.74 2.74 南方红壤丘陵 1.65 2.52 珠江三角洲平原 2.01 2.73 学中,一般把有机质含量高达 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 20%的土壤,地 区 称为矿质土壤。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