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电子教案目录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5 .1 我们都是公民 5 .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5 .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第六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6 .1 维护人身权利 6 .2 维护人格尊严 6 .3 保护个人隐私 第七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7 .1 维护受教育权 7 .2 维护财产权 7 .3 维护消费权 第八单元 对社会负责 8 .1 社会合作与公平 8 .2 社会规则与正义 8 .3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8 .4 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峃口乡中心学校电子备课表 返回目录 2011年2月17日 课题 5.1 我们都是公民(第1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明白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感悟公民与祖国的联系,从感情上热爱自己的国家,从理性上理解作为公民,个人与祖国的法律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教学程序与策略 1、导入:活动:情境研讨——谁说对了? (1)安排学生判断 5个情境的图文内容。 (2)指导学生阅读法律导航中的“公民身份的确认”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文本框中的法律原文和国际上认定国籍的两大惯例。 (3)分组研讨 (4)小组代表发言 2、教师总结分析:(1)什么是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分析:一是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二是公民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2)公民与国籍补充材料:国籍的取得,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取得国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出生在某国而取得某国国籍,这是取得国籍最普遍的方式;另一种是加入某国国籍,即通过婚姻关系、收养关系、自愿申请等方式而取得某果国籍。一般情况狭隘,一个人只有一个国籍,但也有双重国籍或无国籍的人。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3)辩一辩:他们属于中国公民吗?A我国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B我国未满 18周岁的在校学生C美籍华人D海外华侨 E在中国定居的人 3、活动:新闻回放——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 (1)指导学生阅读背景材料: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 (2)分组研讨:中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