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业务综合类试题一、判断题1.《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适用于中国人民银行对信用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从事金融产品信用评级、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担保机构信用评级业务的管理和指导。(√)2.《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于2006 年 11 月 21 日发布,于 2006 年 11 月 21 日开始实施。(√)3.信用评级的对象一般分为二类,即主体信用评级和债项信用评级。(√)4.债券信用评级是以企业或者经济主体为对象进行的信用评级。( × )5.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估人员如与评级对象(发行人)有利益关系,应当回避。(√ )6.如发债主体存在分期发行或滚动发行债券的,评级机构应对发行人主体(主体评级失效或未进行过主体评级的)和债券予以重新评级。(√)7.评级机构的内部信用评审委员会成员、评估人员在评级过程中应保持独立性,应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独立做出评判,不能受评级对象(发行人)及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 ( √ )8.信用评级要根据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设定指标体系,采用宏观与微观、动态与静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评定信用等级。(√)9.主体信用等级的设置采用三等九级,即AAA、AA、A、BBB、BB、B、CCC、CC、C,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 ”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10. 银行间债券市场短期债券信用等级划分为四等六级,符号表示分别为:A-1、A-2、A-3、B、C、D,每一个信用等级可进行微调。 (×)11. 信用评级机构应就评级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永久保存。(√)12. 信用评级机构要妥善保存信用评级机构统计报表、信用评级报告全文、跟踪评级安排及跟踪评级报告等材料,不一定要向主管部门报送。(×)13. 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以违约率为核心考核指标的检验体系,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进行验证。(√)14. 对信用评级机构不遵守评级程序、恶性竞争、评级诈骗、以级定价或以价定级等行为,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向向社会公开披露,并中止违规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 (√)15. 商业承兑汇票评级实质上是对开展商票业务的企业进行主体评级。(√)16. 存在不良信用记录或生产经营活动出现问题的企业不可以签发商业承兑汇票。(√)17. 商业承兑汇票重点推广企业信用评级有利于揭示风险,促进票据的流通和推广。(√)18. 退出信用评级市场的情形分为主动退出和强制退出。(√)19. 信用评级机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