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讲座8“开放类”主观题解题技巧开放类主观题2018 年2017 年2016 年2015 年2014 年全国卷Ⅰ、Ⅱ、Ⅲ全国卷Ⅰ、Ⅱ、Ⅲ全国卷Ⅰ、Ⅱ全国卷Ⅰ全国卷Ⅰ、Ⅱ该类试题是历年高考中的重要题型,一般以生活案例为背景, 围绕一定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刻思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设问多以组合型为主,考查知识面广,设问中经常有对上述做法的看法、提出建议、如何参与等带有主题指向、行为指向的设问词出现。多设计提建议、写宣传语、写提纲、写广告词、写标语、写评论、拟发言要点或提纲、列举名言或名句、围绕主题提出观点等,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答案有很强的开放性,答案一般不唯一,很容易得分,但不容易得满分;另外,答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答题不需要空洞的语言,在提出建议、设计方案、评析观点时要具体可行。(2015 ·全国Ⅰ卷,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纪录片《记住乡愁》 于 2015 年元旦在央视首播。 该片选取 100 多个传统村落, 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立体的教科书, 现成的博物馆 ”,历史学者认为 《记住乡愁》 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 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 ”,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考生答卷 1 阅卷点评:答案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语言空洞,缺乏具体可行性。考生答卷 2 阅卷点评:答案不具有开放性,两点建议雷同,只能得到一个要点的分数。失分警示要明确命题立意、指向,不能偏离主旨;回答时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自身实际; 答案具有开放性, 在作答时要注意发散思维、 全面具体;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根据探究的内容组织答案。满分答案在保持原有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