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8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亲子沟通的技巧 ——走进孩子心灵,促进亲子沟通各位家长,大家好! 今日非常兴奋与各位家长共同分享亲子沟通的技巧这一话题,在讲主要内容之前,我预设了几个问题,不知在座的各位家长,你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遇到过没有?比如说:孩子不听话,有逆反心理,有没有这个现象?( 有 ! ) 孩 子 好 动 , 注 意 力 不 集 中 , 有 没 有 这 个 现 象 ?(有!)孩子喜爱看电视玩手机,有没有这个现象?(有!)好!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你们都怎么解决?(让家长自由发言,可以点一、两个表现活跃的家长,让其简单回答,家长的答案五花八门,不外乎:讲道理,打一顿,关起来等) 我想了解一下,我们讲道理或者打一顿,或者其它的什么方法,有没有效果,问题有没有解决?(没有!)也就是说我们通常都是用一些没有效果的方法与孩子沟通。有的父母说,我们是爱孩子的,有时候说话是过激了一点但我们也是为了他好,我们信任他会理解的。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孩子会理解吗?其实这只是我们做父母的一厢情愿。父母爱孩子天下所有人都信任,只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你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孩子的感受来衡量。一个高中生在一篇作文中写有这样一段话:“我感觉我的爸爸妈妈要求太高了,无论我怎样努力都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总是挑剔我、批判我、训斥我、讽刺我、打击我,还说这都是对我的爱,假如他们爱是这种方式的话,我宁愿不要这种爱。 几乎所有做父母的都会遇到一个现象:孩子的逆反心理,假如你的孩子现在就有逆反的心理了,那说明你们的问题现在已经出现了,假如你发现你的孩子现在很听话,没有逆反心理,你也不用沾沾自喜,孩子 5、6 岁没有逆反心理,并不保证7、8 没有,7、8 岁没有并不保证 12、13 岁没有,12、13 岁没有并不保证 17、8 岁没有,17、8 岁没有并不保证 20 多岁没有。假如我们招集 1000 个家长开讨论会,这 1000 个家长中有幼儿园的家长,有小学生的家长,有中学生的家长,有大学生的家长,大家共同讨论孩子的逆反心理现象,我们一定会发现,幼儿园的家长说孩子有逆反心理,小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中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大学生家长也说孩子有逆反心理,最后的结论是,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