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创作实验》教学大纲1. 课程的基本描述课程名称:微电影创作实验mini-movie Creation 课程号:18610804z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参考教材:理论董丛斌赵鑫 . 微电影创作 .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 实验黄秋生黄琼瑶廖曼郁 . 微电影创作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总 学 时:32 学时理论学时:0 学时实验学时:32 学时上机学时:0 学时翻转、案例实践、创新翻转: 8 学时;案例: 8 学时;实践: 24 学时;创新: 8 学时学分:3 学分开课学期:第 6 学期前导课程:视听语言、影视经典作品赏析后续课程:纪录片创作2. 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创作影视作品的技能,尤其是在影视创作的几个重要环节,强化学生的能, 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更深刻的认知。2、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影视作品尤其社会文化特征,要培养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创作有新意的影视作品。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微电影这一影视艺术形式的拍摄手法,更加深刻的认知微电影的艺术特征,从本质上认识理解微电影。2.2 课程的主要特点《微电影创作实验》这门课程实验课程的特点是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相结合,突出几个知识点的强化和几项关键技能的培养,在实验设计与学生创作的过程中,严格监督检查, 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 避免拍摄完成之后无法全面修改的情况发生, 实验设计上要尽量力求明确,学生明确实验具体内容和目的,必要时教师要给予实验范例, 包括实验设计与实验成果, 以便学生更好的受到启迪。 实验还处于不断完善设计的阶段,在学生创作的基础上, 积累实验的经验, 会对今后教学起到激励的作用。2.3 教学方法主要指 CDIO教学、翻转课堂、项目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传统授课等教学方法,并说明具体的做法及预期的教学效果。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1、采取任务驱动下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的运用。重视理论学习与微电影的创作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互动与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设置有阶段性的综合实训, 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其中, 达到“教、学、做”的统一,以利于学生能力的增强。2、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掌握围绕作品创作展开教学,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独立完成作品创作的实践工作,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