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对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作用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界定“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一般为 5 至 10 分钟。“自主学习” 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其独立地分析、 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学生缺乏的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微课”是将传统的结构课堂知识体系打破,将知识点进行细化、形象化、透彻化教学的一种方式。它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它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的教育也在探索中不断地改革和进步。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改变了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态度。在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下, 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学方式和方法及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面对高中生学习压力大、 时间紧的情况, 我一直在思索: 能不能把那些零碎的时间都利用起来, 短期内完成一次有趣的学习活动?我们常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有”,经过长时间反复地思考,最终我把目光落在了“微课”上。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还能让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延伸学生课外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微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 既可查缺补漏, 又能充分利用时间强化巩固知识,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放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 没有学习的主动性, 就更不要说合作与探究了。 但是现在的中学生所缺少的往往就是学习的主动性, 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缺少学习主动性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记住课堂上老师所讲的重要知识点,而课下有无从寻找, 久而久之就失掉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最终导致厌学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