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德国集体协商制度与集体争议处理”讲座在北京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讨论所成功进行来源:北京大学法学院 作者:佚名 日期:2024 年 12 月 01 日 浏览: 哥廷根大学教授Krause博士受北京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讨论所叶静漪教授邀请,28日来访讨论所,并在理教201教室为法学院师生带来了“德国集体协商制度和集体争议处理”的专题讲座。参加这次讲座的学者有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叶静漪教授、贾俊玲教授、叶姗副教授、魏倩博士后,以及来自清华大学法学院的郑尚元教授、社会科学院法学讨论所谢增毅副讨论员、首都经贸大学陶文忠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李海明博士等。叶静漪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叶静漪教授首先代表讨论所对Krause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讲座的重要意义。她表示哥廷根大学作为欧洲古老的大学之一,享誉世界,名人辈出。从法学领域看,历史法学派的诞生与之关系密切,同时也涌现出像萨维尼、耶林等著名法学家。Krause教授是德国著名的比较劳动法学家,同时较早关注我国劳动法的立法和学术讨论。近年来,Krause教授作为南京大学中德法律讨论所德方负责人,已在我国多所大学进行过讲座和学术沟通。这次首次到访北大法学院,将为两院劳动法讨论====================专业收集精品文档,您的最好选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机构之间进展合作沟通开启新的篇章。Krause教授这次针对德国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讲座,对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贾俊玲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讨论》中,就包括了参照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内容。因此,Krause教授的讲座对完善我国立法提供了域外借鉴,于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后,Krause教授系统介绍了德国集体协商的制度框架以及集体争议解决机制。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是,德国对集体劳动关系的制度框架,采纳了特别的双轨机制,即集体协商和工作协议并行的制度。一方面发挥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企业委员会为企业全体劳动者权利和福利增进提供劳资沟通渠道。应对双轨制集体劳动关系框架,德国在立法上也相继通过《集体谈判协商法》和《企业(委员会)组织法》,为各自框架下的集体劳动关系规制提供制度供给。Krause教授特别指出的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集体劳动关系,使得德国相比较法国和美国等国家,体现出低罢工,劳动关系较为平和稳定的特征。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