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与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讲义•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定义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治安、防爆、监管等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情况。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在潜伏期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仅从外表并不能辨别;并且艾滋病患者并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患者就医时几乎会涉及多个临床科室,尤其是内科、外科、妇产科、皮肤科、口腔科、神经科等,是病人求医时最常进入的科室;加之目前许多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很多时候并没有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因而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实际上是明显在增加。•艾滋病职业暴露常见人群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的针刺、切割伤;警察、司法人员等在追捕、看守犯人与犯人搏斗意外受伤;戒毒所、劳教所工作人员等执行职务时损伤;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的意外受伤;性侵犯;被感染者病人咬伤、针扎伤。•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遵照标准防护原则,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进行穿刺、缝合等诊疗操作,要保证充足的光线,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不能刺穿的利器盒内或毁型器内进行安全处置。抽血时建议使用真空采血器,并应用蝶型采血针;禁止对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复帽,如需盖帽只能用单手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人员。、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操作时必须戴手套,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者手消毒。手部发生破损时,戴双层手套。、在诊疗操作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服或者围裙。、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所有被血液、体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