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生毕业设计中期报告学号:MF1336025姓名:王倩导师:华晓宁时间:2016.01屋顶农业种植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研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题展览馆设计屋顶农业种植是屋顶绿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别于一般的屋顶绿化,将屋顶变成一个可供种植蔬菜、粮食等农作物的小型农场。其优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屋顶农业种植使建筑产生了新的功能,将建筑变成一个生产、消费和处理的循环系统,使其带有经济价值产出;(2)、屋顶农业种植赋予建筑节能一定的潜力,为建筑屋顶提供额外的保温和隔热,延长建筑结构的寿命;(3)、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因此,屋顶农业种植目前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设计将屋顶种植农业与建筑的空间、形体进行一体化的整合设计,研究屋顶种植农业相关构造与技术问题,并初步探讨屋顶农业种植与人工湿地结合创造的新的生态效益屋顶种植农业农业技术建筑空间造型流线建筑与屋顶农业种植一体化生态节能一体化设计农作物经济效益项目概况:此项目位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B地块北侧,农科院用地地形北高南低,中央隆起,最高点位于用地东北角,南部地势较为平坦。B地块的东边最高处为31.5M,西端最低处为20M。灵谷寺B地块目前B地块主要是种植蔬菜瓜果,地形高差较大,东高西低。场地设计:江苏省农业科学院B地块设计,主要通过双重轴网叠加,引入路径,进行场地划分整合。由于场地东高西低,进行地形整合的时候,考虑台阶式的跌落方式,以9M为一个单元宽度进行层叠。主要的功能是花卉主题区。灵谷寺往中山陵、明孝陵轴网沿边展开引入路径修整路径展览馆区域场地划分扩充道路B地块主要空间结构为“一轴四园”。以南北向景观主轴和东西向参观流线为骨架,串联起四个主题园。参观流线以农业科普广场为其起始,西望地铁出口、森林摩尔和体育公园,东联紫金生态园,将自身与周边相关公共资源连成一个整体。南北向景观轴则贯穿农科院整个用地范围,将B地块与科研核心区连成整体;其北端可遥望紫金山、灵谷寺,从而将园区景观结构融入更大范围的整体景观之中。体育公园往中山陵、明孝陵往中山陵、明孝陵蔬菜主题园花卉主题园科普广场蔬菜主题园花卉主题园对外交流中心对外交流中心配套服务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科普广场畜牧主题园水果主题园产业落地服务平台产业落地服务平台科普广场科普广场森林MALL紫金生态园体育公园B地块空间结构灵谷寺往中山陵、明孝陵建筑概况:该地块位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B地块北侧,B地块主要是农业展示区(科普,休闲,展示和贸易),此江苏省农科院主题展览馆的设计,将使建筑隐于地形中,让建筑融入地形景观中。展览馆总建筑面积约376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下一层,地上两层。主要功能:花卉展览区、昆虫展览区、科普放映区、办公区、会议室,外加生活服务区等。曲桥参观,走近湿地的流线花卉场地参观流线建筑体块的生成方形基地依据景观场地的轴网划分建筑开挖庭院,增加采光通风及景观错动形体呼应场地高差层层跌落打开主,次入口功能分析展示空间庭院空间办公空间垂直交通鸟瞰图往中山陵、明孝陵往中山陵、明孝陵一层平面图图负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主要参观流线临时展参观流线工作人员流线流线分析4-4剖面图3-3剖面图2-2剖面图屋顶人工湿地与农作物的结合人工湿地建在平面屋顶上,依托人工湿地进行髙效率屋顶绿化。在平面屋顶安放人工湿地等于是将水田建在屋顶,在消除建筑物热岛效应的同时提供农副产品,把制造热岛效应的太阳能转化为农副产品一生物能。屋顶绿化后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比如绿化产生大量枯枝落叶等有机垃圾,可以采用生物链技术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屋顶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图以水质处理为目的的人工湿地(ConstruetedTreatmentWetlands)无论是自然或人工的湿地,由于其生态系统中一连串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对于净化水质均有相当的成效,因此可用于净化包括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及农业用水等"。人工湿地应用于废水处理的形式可根据水文形态的不同细分为自由表面流湿地系统和植栽滤床型湿地系统三段式FWS型人工湿地处理单元VSB型湿地系统自由表面流湿地系统:湿地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