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种植技术金针菇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⑴ 菌丝体由抱子萌发而成,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抱子(也叫分生抱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实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抱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抱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⑵ 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抱子,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 1.5〜7 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 厘米,直径 0.3〜1.5 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亦有书说菌柄为纤维质、胶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抱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抱子圆柱形,无色。【营养】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维生素类营养。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麦麸、大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养料。糖类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它是金针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金针菇可利用培养料中的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碳、氮比以 20:1 为好,子实体生长阶段以 30〜40:1 为好。金针菇需要的矿质元素有磷、钾、钙、镁等,所以在培养中应加入一定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矿质养料。金针菇也需要少量的维生素类物质,由于在培养料中如麦麸、豆粉中含有的维生素量基本可以满足金针菇生活需要,因而在栽培中常不再添加维生素类物质。【温度】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体在 5〜32°C 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温度为 22〜25C,菌丝较耐低温,但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在 34C 以上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子实体分化在 3〜18C 的范围内进行,但形成的最适温度为 8〜10C。低温下金针菇生长旺盛,温度偏高,柄细长,盖小。同时,金针菇在昼夜温差大时可刺激子实体原基发生。【水分】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