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比较作者:秦正余来源:《新会计》2013 年第 04 期【摘要】财务共享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以及财务会计专业化、标准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对于跨国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集团企业,由于存在企业资源分散,管理各自为政,服务流程不规范、不标准等,现行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架构使得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管理成本越来越高,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成为集团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重点与方向。财务共享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较,具有财务核算和处理集中化、财务业务一体化、业务和流程标准化、技术手段的高度信息化、业务处理的高效化和内部服务外部化的特点。【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比较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整合财务管理模式,利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技术基础,对企业集团内部各核算主体分散处理的财务业务,通过建立财务业务共享中心,将财务业务处理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实现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工作质量、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控制管理风险和集团发展战略支持之目的,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和重要内容。如今,财务共享服务已被国外跨国公司广泛应用,并被证实效果显著。尽管我国引入该模式较晚,但是目前己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在逐步尝试并推广应用。一、财务共享服务简介服务共享中心(SharedServiceCenter,SSC)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源于美国,主要是为财务部门处理大量低附加值的交易活动。在一些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中,对如差旅费、应付账款等日常事务处理,可以通过业务整合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继而可以将一些内部管理职能合并到一个中心进行标准化和专业化处理,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如提供财务报告等),而这种整合和合并,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还能给公司创造价值。“共享服务”这一术语,普遍被认可为,它起源于 1990 年科尔尼咨询公司的一份包括 IBM 公司、杜邦公司、Nynex、福特公司、Digltal、强生集团、壳牌石油和惠普公司等多家著名大型企业集团在内的关于企业最佳经营方式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上述公司在管理中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内部共享服务(林倪滨,2009)。共享服务是管理领域的变革和创新。通过选择营运成本较低,人员素质较高,信息技术基础发达等条件合适的地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较低的薪资支出录用精于数据输入和处理日常事务的人员,通过业务和资源的集中和整合,在减少管理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