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一)项目特色1. 调研项目切合现实需要来华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给中国的大学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的大学需要为这些蜂拥而至的留学生提供各种服务,解决他们在华求学过程中遇到的教育、情感和健康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与本国大学生相比,一些本科阶段的留学生不仅要经历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转型期的压力和焦虑,而且还要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困境和难题。跨文化接触带来的不仅仅是新奇与神秘,更多的是压力体验,是一个充满梦想和挑战的历程。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更进一步加剧了留学生的适应困难。吃饭和作息混乱,易怒、过分关注健康、普遍的情绪低落、对东道国成员不信任甚至敌视都是留学生面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精神压力的外在显示.文化适应的失败使留学生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导致留学生退学,或者延期完成学业。有的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造成悲剧。留学生在东道国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甚至影响到他们回国之后对东道国的评价以及东道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但这一问题并未引起我国留学生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对于来华留学生适应过程的研究更少。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现实之需。2. 资源优势本团队成员与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北京多所高校的同学沟通交流,与相关的老师和项目负责人取得了积极联系。指导该项目的老师对教育管理、教育现状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为之后调研数据的获得提供了极大便利,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调研工作可以更为利的开展。2/8在开展项目之前,我们已经对留学生团体进行了预先调查和采访。由于切合自身利益,留学生普遍反映积极并反应出现有留学生制度的一些缺陷,给项目进一步的开展和调查提供指导方向。3. 调研方式多样通过多角度、多手段的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现有的对高校留学生团体生活、教育的理论、政策研究较多,而深入高校进行详尽的实地调查较少,集中对高校留学生跨文化视角下的认同度研究更少。而且这些调查一般涉及问题数较少,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不足以完整地刻画各高校留学生团体的现状、问题、期望、需求等方面。我们的调查范围涉及参加留学生团体的来华目的、教学师资、跨文化认同、学费问题、后期影响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这些一手数据填补了现在对留学生调查的空白,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高校学生进行点对点的采访、与相关项目负责人和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