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诊治现状韩继媛复苏指南的由来(一)20世纪50年代前:人类尝试各种方法,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进行抢救,且成功抢救了许多病人生命,积累了不少经验复苏指南的由来(二)20世纪 50-60年代 :形成了现代复苏术四大技术 , 口对口人工通气,体表电除颤,闭式胸外按压术, 肾上腺素血管活性药物应用20世纪 70-80年代:为了规范和完善复苏技术,美国心脏协会(AHA)等团体先后 6次举行全国性会议制定和颁布了多部心肺复苏标准和指南。欧洲复苏理事会( ERC)等也颁布各自的心肺复苏指南。其中称为经典的三阶段九步骤沿用至90年代末第一阶段:初期复苏处理 Airway: 保持呼吸道通畅 Breathing: 人工呼吸 Circulation:人工循环第二阶段:心脏复苏后处理 Drugs:药物应用 ECG :心电图监测 Fibrillation: 电除颤第三阶段:后期复苏处理 Gauge: 病情估计 Human Mentation: 恢复神志 Intensive Care Unit: 重症监护治疗复苏指南的由来(三)20世纪 90年代:1992年,第五次全美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会议上 (1)制定了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指南(Guidelines for ECC and CPR ) (2)93年 成立了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1997年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一书提出心肺复苏术三阶段ABCD四步法:三阶段 ABCD四步法第一阶段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正压通气 C. (Circulation)胸外按压 D. (Defibrillation)除颤第二阶段 A.进一步气道控制,气管内插管 B.评估气管内插管通气是否充分,正压通气 C.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 D.识别心搏骤停的可能原因,并作鉴别诊断第三阶段 A.保证气道通畅 B.给氧 C.诊断引起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并作各类检查 D.评估生命体征复苏指南的由来(四)1998年10月6-9 日在 Dallas 举行首次会议, 完善并着手修订复苏指南1999年 1月15日,由 Richard O. Cummis 等医师编纂的ACLS培训教程, 提出五阶段四步法 ( the Five Quadrats Approach to ACLS-EP )五阶段四步法第一阶段开放气道(治疗)检查呼吸(评估)二次通气(治疗)检查脉搏(评估)胸外按压检查心律(评估)电除颤(治疗)第二阶段确定气道是否通畅(评估)气管内导管位臵是否通畅(评估)气管内导管作正压通气(治疗)连接心电图(评估)开放通道(治疗)抗心律失常药(评估、治疗)鉴别诊断第三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