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体格检查一. 内容及时间分配(共3 学时)10 分钟 1.讲授心脏体格检查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提问回答心脏视、触、叩诊的内容,复习体表标志线的定位。20 分钟 2.以学生或标准化病人为模特,演示心脏视、触、叩检查的内容和正确手法。50 分钟 3.将学生男女分开,按2 人一组分组进行分组训练。老师现场给予演示和指导,并对学生的错误手法进行纠正。10 分钟 4.介绍心脏听诊训练模型及训练程序,指导每位学生根据不同训练的内容和要求进入相应的训练程序。10 分钟 5.同学分组练习听诊方法并分辨第1、2 心音20 分钟 6.借助心肺触听模型和心音磁带听取各种心脏病理音(两遍)30 分钟 7.同学分组进病房,听取异常心音及杂音二. 准备工作1.选择一处环境安静、温暖、明亮而且避风的检查地点。2.器械准备:听诊器、直尺(精确到毫米)、体表标记笔(蓝色或黑色)。3.模型准备:检查人体体检教学模型能否正常使用,必要时准备病人作为检查对象。4.体位准备:端坐位:适合于正常人和一般病人,肌肉松弛,双上肢自然下垂,充分暴露胸部。仰卧位:适合于病情重者,注意光线应明亮,从上方直射病人胸部。三. 操作步骤1.心脏视诊( 3 项内容)病人体位:卧位。检查者视线与搏动点成切线。(1)心前区隆起。(2)心尖搏动: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搏动范围以直径计算为。①心尖搏动移位:8。②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同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同左移位。左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同左下移位。③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为负性心尖搏动。主要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3)心前区搏动(心脏搏动)①胸骨左缘第3-4 肋间搏动为右心室持久压力负荷增加所致的右心室肥大。②剑突下搏动见于右心室肥大,腹主动脉瘤。③心底部搏动见于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报告心脏视诊检查结果。2.心脏触诊检查者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心前区, 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尺侧或示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必要时也可单指指腹触诊。(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当心尖搏动增强时,用手指触诊,可使指端被强有力的心尖搏动抬起,并停留片刻, 称为抬举性心尖搏动,是左心室肥大的可靠体征;而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性心尖搏动是右心室肥厚的可靠指征。(2)震颤:震颤是触诊时手掌感觉到的一种细微振动,又称猫喘,是器质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