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 可编辑可修改1 课程课题总体,样本和抽样方法授课教师李丹丹学时数2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地点背景分析正确使用两个基本原理的前提是要学生清楚两个基本原理使用的条件;分类用加法原理,分步用乘法原理,单纯这点学生是容易理解的,问题在于怎样合理地进行分类和分步教学中给出的练习均在课本例题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过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习目标设定知识目标能力(技能)目标态度与情感目标理 解 系 统 抽 样 的 概念,掌握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通过实例的分析、 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现实世界和数学知识的联系.学习任务描述任务一,理解总体与样本的概念任务二,理解简单随机抽样任务三,理解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教学资源准备江苏省职业学校数学教材编写组编《数学》,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省职业学校数学教材编写组编《数学教师用书》 ,苏教育出版社。江苏省职业学校数学教材编写组编《数学学习指导用书》 ,苏教育出版社。v1.0 可编辑可修改2 教学情景创设1.总体与样本情境一:某校高中学生有900 人,校医务室想对全校高中学生的身高情况做一次调查,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准备抽取50 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你能帮医务室设计一个抽取方案吗总体:我们一般把所考察对象的某一数值指标的全体作为总体.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作为个体.样本:从总体中抽出若干个体所组成的集合叫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叫样本容量.2.抽样方法看下面例子,思考:如何抽取样本才能正确估计总体情境二: 在 1936 年美国总统选举前,一份颇有名气的杂志的工作人员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调查兰顿和罗斯福谁将当选下一届总统.为了了解公众意向,调查者通过电话簿和车辆登记簿上的名单给一大批人发了调查表(注意在 1936 年电话和汽车只有少数富人拥有),通过分析收回的调查表,显示兰顿非常受欢迎.于是此杂志预测兰顿将在选举中获胜.实际选举结果正好相反,最后罗斯福在选举中获胜.其数据如下:随机抽样:抽样时要保证每一个个体都可能被抽到,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满足这样条件的抽样就是随机抽样.在进行抽样时, 为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和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性,统计工作者设计了许多方法,本章只介绍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本节课先来学习简单随机抽样.候选人预测结果选举结果兰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