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总剩余分析福利经济学与社会选择的基本理论VIP免费

总剩余分析福利经济学与社会选择的基本理论_第1页
1/6
总剩余分析福利经济学与社会选择的基本理论_第2页
2/6
总剩余分析福利经济学与社会选择的基本理论_第3页
3/6
第三讲总剩余分析、福利经济学及社会选择的基本理论注:本讲的内容建议阅读Andreu Mas-colell 等三人编写的《Microeconomic Theory》一.总剩余——社会总福利的一种度量0.回顾(1)边际( marginal )与总量 (total) 的关系:总量是相应的所有边际数量的加总。(2)商品 x 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1.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货币表示A为了方便起见,效用可以用人们愿意支付的最高金额(经济学称之为支付意愿)来度量;支付意愿实际上就反映了相应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B总效用就是指总支付意愿;边际效用就是指边际支付意愿,经济学也经常称之为需求价格。(2)边际消费者剩余就是指消费者边际支付意愿与实际支付的市场交易单位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总剩余是指消费者总支付意愿与总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能够在图形上显示出消费者剩余)。(3)观察市场实际交易单位价格与边际支付意愿(或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2.生产者剩余 (producer surplus) (1)边际生产者剩余就是指生产者实际获得的交易单位价格与愿意接受的最低单位价格之间的差额。生产者总剩余是指生产者实际获得的总交易金额与愿意接受的最低金额之间的差额。(2)生产者意愿接受的最低单位价格就是相应产品的边际成本,即供给曲线的高度,它反映了用来生产该产品的资源的机会成本,或者说这些资源所用来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最大市场价值。(3)生产者剩余并不等同于企业获取的利润。3.总剩余(1)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能够在图形上显示出总剩余)。经济学通常以总剩余作为资源给社会带来的总福利的度量指标。(2)对“剩余”的研究有三位代表性人物:Marshall ;Hicks ; Harberger 。本讲所提及的“剩余”概念是源自于Marshall的定义——一个非常粗糙的定义。(3)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概念其实反映的就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自由自愿的市场交易对买卖双方均是有利的。(4)观察竞争性市场交易价格与边际支付意愿、边际成本的关系。二.干预( intervention)的福利成本——总剩余分析在公共问题中的初步运用1.如果竞争性市场之所以是帕累托有效的,则竞争性市场肯定也是最大化总剩余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竞争性市场上的价格信号既反映了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以及生产该产品的资源所能够用来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最大价值,从而市场竞争能够保证资源用来生产对消费者最有价值的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总剩余分析福利经济学与社会选择的基本理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