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五年级语文下册第 15 课金色的鱼钩同步指导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 15 课《金色的鱼钩》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我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第 15 课《金色的鱼钩》同步指导,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 15 课《金色的鱼钩》课文指导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第 1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根据事情的进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 15 课《金色的鱼钩》教材指导 一、对句子的理解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第 2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边。 当“我”知道鱼的来之不易,以及老班长把仅有的一点儿东西都给三个病号吃,自己却硬咽草根、用鱼骨充饥时,“我”的内心极为沉重。“我”实在不忍心喝下这少之又少的鱼汤,实在不同意看着老班长忍饥挨饿,也实在不希望看到老班长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所以觉得手中的搪瓷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揭示了课文的主题。“我”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是为了留下这个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们第 3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