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管理调研报告 浅谈电动三轮车的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 XX 县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年增长率为 25%,驾驶人增长率为 30%,给 XX 县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市区,因历史、经济等多方原因,XX 县区电动三轮车载客现象已经存在多年。 据交警部门统计,仅在市区这种车辆就高达 2300 余辆,驾驶人多为下岗无业职工、农村进城照顾孩子上学的中老年人员,甚至残疾人驾驶,被称为“三无”车辆(驾驶人无驾驶证驾车、无牌照、无营运手续)。这类人得不到有效的安全行车教育,交通安全意识普遍淡薄,并且随意停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违反规定载人、载物等交通违法行为经常发生,加之这类车不能定期接受检验,安全隐患多,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特别是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驾驶人和乘客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有序和畅通,群众对此的反应也较为强烈。尽管交警、交通等相关部门治理多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由于对这类车辆的管理还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管理效果不大,成为困扰 XX 县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 一、电动三轮车不断增长的原因。 (一)就业空间狭小,机会较少。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大,相对下岗职工和进城人员来说,压力更大,社会给其就业空间小、就业机会少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一些人购置电动三轮车,以此作为职业贴补生活。 (二)客源多。这种车辆行驶方便,可以到达市区的角角落落,加之价格比较便宜,一些乘客往往只图方便,不重视安全,给这类车从事非法营运提供了客源。 (三)利益驱动是主因。电动三轮车运输不用燃油,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运输成本经济。绝大部分电动三轮车及车主未办任何手续,也未交纳任何费用,加上有客源,电动三轮车车主驾车从事客运业务可获可靠的较为稳定的收入。 二、电动三轮车上路行驶的安全隐患和不利因素 (一)影响城市形象,且影响交通秩序。XX 县区作为一座较为繁华的县级市,一直是晋城地区的一个对外形象窗口。因此,XX 县区的客、货运输服务必须向正规化发展,有效遏制电动三轮车的增长趋势,防止扰乱正常的营运市场,营造良好的道路通行秩,也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驾驶人法律观念淡薄,遵章守法意识差。电动三轮车由于车辆自身结构薄弱等特点,并不能像机动车给予驾驶人一定的安全保护,因而驾驶人自身的遵章守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