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掌握文章中重点字词及其在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5、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课时 4 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以《游子吟》为切入点,全班一起回忆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中母亲的形象,引出老舍《我的母亲》这篇课文。 二、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1918 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 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 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 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三、文章初读 1、重点字词: 出阁 敷衍 窘 刮痧 绞脸 廿 2、写作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深入探究 1、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 象 ? 重点读第7——12 自 然 段 ,找 出母亲的性 格 特 点 (1)勤 劳、诚 实 、认 真 第 八 段 兄 不 到 十 岁,三姐 十 二 三岁,我才 一岁半,全 仗 母亲独 力抚 养 了。… … 为我们 的衣 食 ,母亲要 给 人家洗 衣 服 ,缝 补 或 裁 缝衣 裳 。 在 我 的 记 忆 中 , 她 的 手 终 年 是 鲜 红 微 肿 的 。 白 天 , 她 洗 衣 服 , 洗 一 两 大 绿 瓦 盆 。 她 作 事 永 远 丝 毫 也 不敷 衍 , 就 是 屠 户 们 送 来 的 黑 如 铁 的 布 袜 , 她 也 给 洗 得 雪 白 。 晚 间 , 她 与 三 姐 抱 着 一 盏 油 灯 , 还 要 缝 补 衣 服 , 一 直 到 半夜 。 院 中 , 父 亲 遗 留 下 的 几 盆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