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6 页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课程内容《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材、章节、学时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所属学科初中地理教学对象初二学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2.理解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3•理解河流、绿洲、城镇、交通线路的关系。4.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特征及西气东输起止点、经过行政区、地形区、城市等。5•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线路的影响因素,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塔里木盆地的海陆位置,地形图,分析海陆位置和地形对塔里木盆地气候的影响,从而总结出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培养学生看图分析能力和地理整体性思维。2. 通过塔里木盆地各种瓜果图片的展示,了解并总结出塔里木盆地农业特点,培养学生“地理源自生活,学习有用的地理”的意识。3. 通过观察《塔里木盆地的卫星云图》,分析塔里木盆地河流水量来源,并用小实验来验证其原理,得出其河流水文特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地理的意识。4. 通过观察《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原因,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观察《西气东输线路分布图》,找出各线路起止点、经过行政区,地形区,城市等,得出西气东输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施工难度及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思考该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信息搜集能力,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提高人地协调观,树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的宏伟壮观和意义非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提咼对技术创新重视度,唤起学生对解决东西发展不平衡问题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责任感,贯彻学习“有用的地理”思想,培养和树立人地协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二、学习内容内容分析《干旱的宝地一一塔里木盆地》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的个案,是西北开发与治理的典型案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中西气东输重大工程的重要载体和缩影,使中学生更加深入接客观地认识中国西部地区,同时对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深刻的意义。内容结构图:—原因•海陆荷亍厂干早地形特征—高山冰舌融本广干旱的宝地——塔里柚地-山地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