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用于治疗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成人血压超过21.3/12.6kPa(160/95 mmHg) 者。按发病它又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10%,其血压的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如继发于肾动脉狭窄、肾实质病变,嗜铬细胞瘤、妊娠,或因药物所致等。原发性高血压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血压调节功能失调所致,其病因因虽未阐明,但它的药物治疗在近几十年中有显著进展,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确能控制血压并减少或防止心、脑、肾等并发症,包括心衰、猝死等,从而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延长寿命。多数高血压患者最终需长期服药以控制症状。若能配合非药物治疗,如低盐饮食,减少饮酒,控制体重,改变生活方式等,当可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一节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血压的生理调节极为复杂,在众多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中,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及内皮素系统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抗高血压药物往往通过影响这些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根据药物在血压调节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及部位,可将抗高血压药物分成以下几类:(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利尿药。(二)β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三)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等。(四)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即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形成的抗高血压药、卡托普利等。(五)交感神经抑制药1.主要作用于中枢咪唑啉受体部位的抗高血压药,可乐定等。2.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等。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胍乙啶等。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α 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α 和β 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六)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肼屈嗪等第二节常用抗高血压药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要单独治疗轻度高血压,也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一般认为利尿药初期降压机制是排钠利尿、造成体内Na+、水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之故。长期应用利尿药,当血容量及心输出量已逐渐恢复至正常时,血压仍可持续降低,其可能机制如下:①因排钠而降低动脉壁细胞内Na+的含量,并通过Na+-Ca2+交换机制,使胞内Ca2+量减少。②降低血管平滑肌对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③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摄入大量NaCl 能对抗利尿药的降压作用,限制NaCl 摄入则能增强其降压作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