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二十四节气时令课 教学目标: 了解清明的来历及有关习俗,感受民俗传统之魅力。 教学重点: 通过搜集有关清明的资料,吟诵与清明有关的诗词,感受民俗传统之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有关清明习俗,搜集各种与清明有关的图片、文字介绍等。 2.学生准备:搜集与清明有关的古诗词,了解你当地清明的习俗。 教学设计: 一、知清明 1.清明的由来; (1)谈话导入:“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演变为民间节日的节气,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因清明时节民间多有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纪念和娱乐活动,这天还被称为扫墓节、踏青节、柳节等。 (2)介子推的传说 2.清明的气候: 清明,清洁而明净,雨量逐渐增加,气温也持续上升,雨后的天空常常可以见到彩虹。不过此时“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气候特征却仅属于江南,黄淮平原以北,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较少,并且干燥多风,所以此时北方多发沙尘天气。 3.清明日期和有趣的数学: 计算公式: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 位,D=0.2422,L=闰年数,21 世纪 C=4.81,20世 纪 =5.59 举 例 说 明:2018年 清明日期=[18×.0.2422+4.81]-[18/4]=9-4=5,4 月 5 日是清明。 二、诵清明 吟诵“清明”之诗篇,感受古人之情怀,传承民族之文化; 1、低段:吟诵“清明”诗篇,绘“诗中画”(以下两首诗供大家参考)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 城 无 处不飞 花,寒食东 风御 柳 斜 。 日暮 汉 宫 传蜡 烛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2、高段:吟诵“清明”诗篇,抒“诗中情”。(以下诗词供大家参考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