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题干 答案 地质大循环: 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多元重复补偿: 指在生态系统中,有一个以上的组分具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功能,或者说在生态网络中有多个组成成分处于相同或相近生态位上,这样在外来干扰使其中一个或几个组分破坏的情况下,另外一个或多个组分可以在功能上给予补偿,从而相对地保持系统的稳定。这种现象叫。 辅助能: 是指人类为满足系统平衡和提高系统生产率的需要而额外投入到系统内的除太阳能以外的能量。 化感作用: 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它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 立体农业: 是利用立体空间进行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和立体种养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能值: 是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的能量的数量,称为能量的能值。 农业生态系统: 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的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农业生态学: 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内农业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从而进行合理调控以保证系统持续发展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群落的时间结构(季相): 群落中的物种由于物候更替而引起种类组成结构和个体数目的周期性变化称之为群落的季相,也叫群落在时间上的成层现象。 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内由于环境因素在不同地点上的不均匀性和生物本身特性的差异,而在水平方向上分化形成不同的小型组合称为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演替: 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新的物种出现,出现了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的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 生态对策: 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繁殖和发育、竞争等方面朝着不同方向选择、适应不同栖息生境的对策。 生态平衡: 指在一定时期内和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结构与功能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