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石龙学校简艳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但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途径。历史的经验和实践的成功事例告诉我们,人才的培养必须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结果,三方缺一不可。与学生相关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决不逊于学校教育,甚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该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拓展,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才能教育好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学校教育是主体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勿庸置疑的,也是学生健康成长所不可少的。学校环境是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主系统,它直接熏陶着学生的个性和心理,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应该为学生各种素质的外部强化和自觉内化,创造良好的条件。(-)美化校园环境,创造怡人的外部气氛。良好的校园环境,从不同程度和角度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巩固了他们的意志,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成为育人的生动载体。首先,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各方面情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中小学生年龄尚小,心理上有易感染易点化的特点,因此,加强自然环境的良好建设,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有积极地外部催化作用。其次,科学而又适当的文化环境,能形成勤奋、文明、清新、向上的氛围,这对塑造学生的品行和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有重要的作用。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栏、德育室、音美室、团队活动室,使整个校园形成草木可劝学,物物皆为师的育人气氛。再次,优美的物理环境,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情感的隐形催化剂。早晨入校有活泼轻快的校园歌曲,课间操有雄浑高昂的运动员进行曲,校园广播站有同学们生动形象的播音,这些教育环境,都会美化学生的各种感知,激发他们奋进的情感。(二)形成学校和谐的人际环境。学校是文明的基地,应当充满歌声、笑声,遍布友爱、平等、相互尊重的气息,切不可把人与人的关系搞得紧张、对立、沉闷,以避免形成有害的情绪污染。教师之间和谐的关系会起到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使学生间建立友好团结的关系,对促进学生个性及其品质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诸类关系中,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