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4 页拭去心灵的灰尘,明亮双眼看世界——读《布瓜的世界》有感几米的创作风格一向多变,他拥有敏锐的触角,令人嫉妒的表现能力,将这光怪陆离、繁华落寞的世界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于众, 让读者看了之后, 会震撼, 会迷茫, 会徘徊,会挣扎,会顿悟。“布瓜的世界” ——“为什幺的世界” 。孩提时,会天真的问妈妈我是从那里来的,妈妈告诉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就真的以为自己是蹦出来的,像美猴王一般,认为自己是不同凡响的。长大了,疑惑地问爸爸为什么这道题是这样的,爸爸严厉地质问我上课是怎么听的。知道不能再问“为什么”了。即便不懂、不会,也不能再问“为什么”了。怕羞?怕出丑?怕麻烦?都有吧!只知道当一件事被忽略在记忆的角落太久,便等于不存在了,因为心灵已经覆盖了一层灰,阴暗的,不显眼的。小时候渴望长大,因为可以不必再被父母管制,可以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家,有自己可以决定的东西。长大了,虽然没了儿时的幼稚,有了自由,有了空间,却依旧觉得内心空荡荡的,我们缺少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不想去探究为什么会这样呢?《布瓜的世界》以小孩的口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稚气又深刻地讲述了浅显又意味深长的道理。小到生第 2 页 共 4 页活点滴,大到为人处事, 虚幻到天堂地狱, 现实到安身立命,残酷到尔虞我诈,一点点,一滴滴,一层层,一面面,被轻描淡写地一一剖析。这个世界被太多的钢筋水泥所笼罩,被太多的钱、权利欲所纠结,被太多的裙带关系所缠绕。使我们要用有色眼镜来看待它,用深沉自卫的心里来揣测它。使原本单纯的它不再那么可爱。其实,许多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来深刻,却忘了最初的我们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来刻意地将问题复杂化。我们也因为追求物欲钱权而忽略了观察这个世界,质疑这个世界。“为什么” 不再被我们提起, 是因为提不出 “为什么”,还是我们不敢提“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连这个选择题也不愿去做呢?很喜欢看那些被一道难题困住的孩子紧锁眉头,咬着铅笔,故作沉思状的模样,因为他们在思考,在前进。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自己,我们是不是更像一个陀螺,随着人群盲目地旋转却不一定清楚自己忙碌的是什么。反而,旋晕了脑子, 失去了理智。 我们是在踏着时间的脚步不断前进,不断壮大,不断丰富。但同时,我们也在失去。我发现我穿的衣服上有两个口袋,一个在增多,一个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