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分析与防范对策当前 , 我们从许多生产事故中可以分析出, 导致习惯性违章的心理现象主要有以下诸种 : 一、求快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 在生产中往往一味追求数量或进度, 因而忽视了安全技术和措施 , 快中出乱 , 终酿大祸。二、冒险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 在生产中明知有些做法违反安全生产制度,但由于惰性发作 , 怕采取安全措施太麻烦 , 企图侥幸过关 , 因而往往凑合着干 , 冒险闯关, 也终酿大祸。三、逞能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 往往个人英雄主义严重, 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况下 , 别人不敢干 , 他敢 , 不懂装懂 , 死要面子 , 唯信自己 , 以示能干 , 最终害己又害人。四、麻痹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 , 平时安全意识淡薄 , 或仅停留在口头上重视 ,到实际工作时粗心疏忽 , 或任意减少安全工作程序, 最终“大意失荆州” , 酿成事故。五、盲目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 平时不认真学习安全知识, 甚至一无所知 ,故工作时在安全生产方面犹如瞎子摸象, 盲目进行 , 事故与其常相伴。六、守旧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 在工作中对一些传统的错误做法念念不忘,总认为以前都这样过来的, 不会错 , 因而与安全生产的新制度、新技术、新措施格格不入 , 终因抱残守旧 , 成为经验主义的牺牲品。七、依赖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 平时工作作风懒散 , 对工作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不积极实施 , 总依赖别人创造条件 , 自己则坐享其成 , 大大降低了自我防范能力, 因而也往往逃脱不了事故的“照顾”。八、抗拒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 平时工作主观性强 , 听不得反面意见。特别是在违章作业时受到批评或惩罚后, 心中耿耿于怀 , 与正确意见背道而驰 , 你要我这样干 , 我偏要那样干 , 最终抗拒出恶果。九、迁就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 平时在对待违章作业现象时胆小怕事, 明知别人违章 , 但碍于各种各样的面子 , 当自己的正确意见遭抵制后, 不敢坚持到底 , 最后往往在迁就中眼睁睁地看着事故的发生。十、无关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 , 个人主义严重 , 平时工作中 , 对一些违章作业现象采取事不关己 , 高高挂起的哲学 , 对同志漠不关心 , 只求自己明哲保身 , 使一些本来可以杜绝的事故苗子恶性膨胀, 最终害了别人甚至也害了自己。十一、散漫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 平时劳动纪律散漫 , 上班嘻笑打闹 , 满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