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在胎儿、新生儿及婴幼儿中的应用基本情况•胎儿、新生儿、婴幼儿是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这个群体的许多疾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组织缺血、缺氧有关。高压氧疗法在这一群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十多年,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新生儿、婴幼儿高压氧治疗设备及操作•新生儿及婴幼儿的高压氧治疗可以在各种类型的氧舱中进行。近年来,我国生产了专门用于新生儿或婴幼儿治疗的高压氧舱,一般称为婴幼儿氧舱。•婴幼儿氧舱是利用氧气加压,新生儿或婴幼儿在舱内直接吸入高压氧气。现就我国当前使用的婴幼儿氧舱设备及操作规程简要介绍如下。【主要技术性能】•最高治疗压力:0.2MPa(2ATA)•加压介质:医用氧气。•主要材料:全透明有机玻璃管,甲基丙基酸甲脂,符合GB7134-86I级品要求。•主尺度:简体直径φ500mm,筒长L1000mm。•治疗对象:以新生儿为主,一岁半以内的幼儿亦可使用。【婴儿舱的安全设计】•1.有机玻璃筒体的结构,有机玻璃筒体材料上无开口,转角和截面无突变,筒体厚度的设计有15倍上的安全系数。•2.舱内无电器设备,仅有温度传感器和生量信号的传出接头,无电器火花的危险因素。•3.用于供婴幼儿氧舱加压的氧气先经医用加湿后进入舱内,可防止舱内静电的产生。•4.为防止婴儿舱意外超压,在舱后端盖上设有安全阀,整定压力为0.12KPa。•5.单开式外开门结构能有效地保证舱门开启时的安全性。【保养与维修】•1.婴幼儿氧舱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2.压力表的允许误差为全量程的1.5%,当压力表指针不能回零位或两次压力表之间的误差超过标准时应及时送检。正常情况下,每年拆下送计量许可单位检验一次。•3.安全阀每年检查一次,起跳压力0.12±0.0014MPa,回座压力不低于起跳压力减去0.03MPa。•4.婴幼儿舱有机玻璃筒体的有效期为5年。•5.温度及时钟显示器电池用完时应及时更换。•6.婴幼儿舱的拆装需专业技师进行。【婴幼儿高压氧治疗方法】(一)舱型的选择1.婴幼儿氧舱主要适合生命体征较稳定的新生儿治疗,部分婴儿也可选用。2.病情危重的患儿以选用多人舱治疗为宜,并选用适当的供氧方式。3.婴儿、幼儿如能合作,可用单人氧舱治疗,并由成年人陪治。新生儿也可选用单人氧舱。(二)治疗压力的选择•1.国外报导新生儿、婴幼儿高压氧治疗压力多为0.15~0.25MPa。•2.国内多人舱及单人舱治疗压力多选用0.15~0.2MPa。1991的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婴幼儿氧舱治疗压力也选用0.15~0.2MPa。•3.婴幼儿氧舱目前国内有不少人选择0.12~0.16MPa治疗压力,笔者认为新生儿及婴儿选用这样的治疗压力明显偏低。国内外大量临床报告也显示,婴幼儿使用0.15~0.2MPa压力治疗是安全的,因此这一治疗压力选择值得推广。(三)治疗时间与疗程•为尽量避免高压氧对眼的毒性作用,婴幼儿每次高压氧治疗吸氧时间宜选20~30min,1~2次/d,5~10次为一疗程。总疗程控制在40次以内为宜,但必要时(如治疗脑性瘫痪)总疗程亦可适当延长,此时最好也适当延长每个疗程之间的间歇期,同时加强对氧毒性作用的监督。【适应证与禁忌证】•新生儿适应证•1.新生儿常见病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2.新生儿预防性治疗如产程过长,总产程超过24小时、脐带脱垂或绕颈、胎位不正、胎膜早破、以及胎头吸引或产钳助产的产儿,均应常规的给予预防性的高压氧治疗。•3.某些重病孕妇的产儿心脏病孕妇的产儿、中毒孕妇、严重贫血孕妇、糖尿病孕妇、严重感染孕妇等。•4.新生儿手术后治疗新生儿肠穿孔(腹膜炎)或肥厚性幽门狭窄等术后即行高压氧治疗,国外报告有良好疗效。•婴幼儿适应证脑性瘫痪、颅脑外伤、病毒脑炎、脑水肿、药物及其它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国内均有报导。此外王瑛等报告3例高压氧成功抢救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急性缺氧性脑病的患儿,取得满意效果。•孕妇适应证高压氧用于妊娠妇女的适应证: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胎膜缺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并发糖尿病和心脏病等。虽然这些适应证在西方国家受到严格限制,但它们在前苏联等国家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