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1 空 气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 并能概述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2. 能用实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3. 能分辨混合物与纯净物。学习重点1. 概述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2. 用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3. 分辨混合物与纯净物。大家一起来猜谜语 :“ 说个宝 , 道个宝 , 说它宝贵到处有 ,看不见 , 摸不着 , 不香不臭没味道 , 万物生存离不了 , 在你身边看不见 , 越往高处它越少。”这个宝贝是什么呢 ? 学完本节课 , 大家就能猜到了。探究问题一 :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1. 阅读课本 P27 内容并完成实验 2-1 。【实验步骤】(1) 连接装置 : 在集气瓶口连接一个双孔胶塞 , 一孔插燃烧匙 ,另一孔插导管 , 并配上弹簧夹。(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 , 用手紧握容器外壁 , 如果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 则证明气密性良好。(3)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 把剩余空间五等分 , 并做上记号。(4)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 立即伸入瓶中 , 并把塞子塞紧。(5)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 , 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燃烧时 , 产生大量 , 放出大量的热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 使瓶内水面上升至 处。 【实验原理】 。 【实验结论】 。 2. 实验问题讨论 :(1) 红磷为什么要过量 ? 若红磷的量不足 , 实验结果会怎样 ?白烟1/5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红磷只有过量 , 才能将密闭容器中氧气完全消耗。如果不足 , 打开弹簧夹进入的水量少于 1/5 。(2) 红磷能否用木炭、硫等物质来代替 ?不能 , 木炭、硫等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气体 , 使瓶内压强几乎保持不变 , 打开弹簧夹水不会流过来。(3) 实验结束后 , 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 由本实验可推出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什么 ?物理性质 : 难溶于水 ; 化学性质 : 既不能燃烧 , 也不支持燃烧。(4) 若氧气体积含量低于 21%, 可能有哪几种原因 ?红磷量不足 ; 装置漏气 ; 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5) 集气瓶底为什么预先要留少量的水 ?吸收反应放出的热 , 使装置尽快冷却 , 同时还可以吸收五氧化二磷。探究问题二 : 混合物和纯净物1. 阅读课本 P27 最后两段后学习讨论 :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与联系。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组成性质联系2. 试将下列物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