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抢救休克的定义休克的定义•机体由于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引起急性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环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休克的诊断休克的诊断①①有发生休克的病因有发生休克的病因②②意识异常意识异常③③脉搏快脉搏快>100>100次/分,细或不能触及次/分,细或不能触及④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2>2秒),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秒),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30ml/h<30ml/h或无尿或无尿⑤⑤收缩压收缩压<80mmHg<80mmHg⑥⑥脉压脉压<20mmHg<20mmHg⑦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3030%以上。%以上。凡符合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二项,和⑤、⑥、⑦中的一项者,即可成立诊断。凡符合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二项,和⑤、⑥、⑦中的一项者,即可成立诊断。休克的病因学分类休克的病因学分类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烧伤性休克烧伤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血管扩张性休克血管扩张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发病机理过敏性休克发病机理•由于抗原物质由于抗原物质((如血制品、药物、异性蛋白、动植物如血制品、药物、异性蛋白、动植物))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由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由IgEIgE所介导,激发引起广所介导,激发引起广泛的泛的II型变态反应。发生在已致敏的患者再次暴露于同一异种抗原或半抗原时,通过免疫机制,使组织释放组织胺、缓型变态反应。发生在已致敏的患者再次暴露于同一异种抗原或半抗原时,通过免疫机制,使组织释放组织胺、缓激肽、激肽、5-5-羟色胺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导致全身性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迅速内渗到组织间隙,循环血量羟色胺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导致全身性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迅速内渗到组织间隙,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引起休克,累及多种器官,常可危及生命。急剧下降引起休克,累及多种器官,常可危及生命。过敏性休克的特点过敏性休克的特点特点是发生突然、来势凶猛,5%患者于给药后5分钟内出现症状,10%出现于半小时以后,既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注射时,也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诊断依据诊断依据•有明确用药史或接触有明确用药史或接触变应原史变应原史•主要以临床表现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前没有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诊主要以临床表现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前没有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诊既往史→有利于我们及时、准确判断既往史→有利于我们及时、准确判断病史记录的重要性病史记录的重要性•询问过敏史:应用药物前必须询问有无过敏史,如荨麻疹、哮喘、湿疹、药疹及过敏性鼻炎等。对青霉素、链霉素是否过敏。如有过敏史,使用药物时应提高警惕。询问过敏史:应用药物前必须询问有无过敏史,如荨麻疹、哮喘、湿疹、药疹及过敏性鼻炎等。对青霉素、链霉素是否过敏。如有过敏史,使用药物时应提高警惕。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皮肤黏膜表现皮肤黏膜表现由于血浆渗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呼吸道阻塞症状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所引起胸闷憋气喘鸣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症状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面色苍白冷汗心悸脉弱血压下降消化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由于肠道平滑肌痉挛、水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所致头晕眼花面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抽搐大小便失禁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1.1.停止致敏药物输入!停止致敏药物输入!2.2.立即给予立即给予::肌注肾上腺素肌注肾上腺素0.5-1mg0.5-1mg必要时,每必要时,每55~~1010分钟重复一次,然后肌肉注射抗过敏药异丙嗪分钟重复一次,然后肌肉注射抗过敏药异丙嗪25-50mg25-50mg或苯海拉明或苯海拉明40mg40mg。。3.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首次首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