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组别: 组号: 姓名: 《苏幕遮》导学案【学习目的】 1、理解作者及其词坛成就。 2、把握词中自然清幽的意境,理解用词格律严谨、语言清新自然的特点。 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词的音韵美。 【学习难点】 1、美读全词,吟咏情韵。 2、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把握诗人的感情。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自主学习:1、知人论世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后来当过某些地方官和校书郎等职。他精通音律、善作词,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漂泊的孤单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咏物也是周词的重要题材。周邦彦是继苏轼之后北宋中后期词坛领袖,他不同于苏轼追求创作自由,重视抒情言志,而是强调精心勾画,法度井然,重视词境的开拓。周邦彦开宗立派,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2、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词,每小组推荐一“诵读明星” 进行评比。诵读提示:这首词上阕写景,整体风格活泼,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绪的变化。“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紧,情绪饱满;“叶上初阳”三句,此人已经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 下阕抒发怀乡之情,风格轻柔,如梦似幻。“家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三句写词人梦回家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合作探究:1、词的上片写景,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如何的画面?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五月盛夏的一种上午,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晃(视觉) 。2、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在这个雨后初晴的上午,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尚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同样圆满,通过雨水的洗涤又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