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关键词:欧阳修 书学观 尚意书风在宋代书法史上,作为政治家、书法家、金石学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其编纂《集古录》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鉴赏能力,而且认识到当代与古人的差距已经到了不可等闲视之的地步。欧阳修极力欣赏与推崇蔡襄的书法,为改变宋代书法颓败之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以苏轼为首,黄庭坚、米芾等相继为书法做出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宋代书法的力量,也是开启了尚意书风。苏轼、黄庭坚都师从欧阳修,米芾与黄庭坚交往密切,这三人都初学唐人,渐渐意识到唐人一味的遵循法度,而丧失了天真趣味的味道。在欧阳修的思想引领下,书学更是慢慢成为宋代书法爱好者的进步动力,突破唐人的束缚,他们另辟蹊径闯出一条新路——尚意。 研究现状 尚意书风的掀起与欧阳修的书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欧阳修在书法上的造诣,不是单一的依托思想,他在政治、金石、诗学、文学方面的探索也是横向的在拓宽他的书法进步,擅长行书,他的传世作品《集古录题跋尾》,书法理论方面编纂《集古录》,从中可以看出他不仅对书法,而且对于史学、金石学、文学等都有卓著的贡献,由自己的书学思想影响自己的学生等,尤其以苏轼为首,从而最终推动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发展。曹宝麟先生所著的《宋辽金卷》其中涵盖了欧阳修、蔡襄、苏轼、黄庭坚等书学思想,但是对欧阳修对宋尚意书风所产生的影响寥寥几笔,本文就欧阳修的书学思想来分析其对尚意书风所起到的作用。英文摘要试论欧阳修的书学观对宋代尚意书风的影响一·欧阳修所处时代的学术背景与其书学思想的渊源欧阳修处于书道不振的时代,由于五代更替,兵燹之灾不断等诸多原因,原先流传于世的魏、晋、唐法帖稀缺,书法传承的断裂,统治者不再以书取士。唐代科举被士族把持,寒门极难及第。宋朝改用糊名、誊录等方法,只要文章合格,无论家世如何都能被录取。这种方法一方面虽然较之前公平了许多,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不重视书法。 为此,赵构从《翰墨志》有感,到:“书学之弊,无如本朝。”1唐代推崇法律,在这方面,他的书法也就反应了当时,端庄严厉,多以楷书为主,忽略了趣味横生的行草书,但是宋代大家都是刚刚脱离严厉的唐法,在书法上,自然也是追求自由,米芾有言之:“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有钟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2可见其对唐法的批评可见一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