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言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概述1.1 犯罪定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假 ,以假充真 ,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销售金额较大的行为。1.2 犯罪对象该罪侵犯的客体 , 是复杂客体 ,即 “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制度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一方面,行为人实施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扰乱和破坏了正常的商品生产和销售秩序,致使假货、劣货充斥市场 ,对合格产品造成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 ,消费者购买了伪劣产品,对自身身体或财产造成损失,从而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该罪的犯罪对象是伪劣产品。伪劣产品是假产品与劣产品的合称 ,假产品是指种类、名称与内容不相符的产品 ,产品成分是假冒的;劣产品是指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判断是否是伪劣产品时要参照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参照行业标准。要注意的是建设工程产品并不属于产品质量法的产品范畴,如果建设工程产品不合格造成事故的构成工程重大责任事故罪,不构成本罪 。1.3 犯罪特点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行为也日益猖狐"现阶段,我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主要体现以下特点:一!涉案商品种类多,涉及面广当前的伪劣产品,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从内销商品到出口外销商品,从简单的小商品到高档的消费品,几乎无所不在地充斥市场"有人说,在今日之中国,恐怕很难找到从未上过当的消费者了,除非他从未有过消费行为"这话并不夸张"据河北省的一项调查,在问及/您在购买商品时是否受到过假冒伪劣商品的损害 0 时,问卷调查表所列的日用百货!药品!儿童用品!保健品等 22 个项目无一空缺"由此可见伪劣产品犯罪品种之多,范围之大"而且制假售假涉及面和影响面越来越广,且性质恶劣"以前制售的假冒伪劣品主要以化妆品!饮品!烟酒!服装鞋类等日常生活消费品及一些化肥!种子等农用生产资料居多"例如在调查的 60 个城市中共查处假冒伪劣化妆品 34 万多瓶,饮料 80 万瓶,假烟 60万条,劣质酒巧 2 万公斤,劣质鞋 52 万双,服装 12.1万件,假化肥 292 公斤,假种子 21 万多公斤,假农药 17.2 万公斤¹"现在不仅是这些商品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假冒伪劣现象还不断向许许多多方面甚至是科技含量很高的领域进军,如胶卷!光盘!汽车配件!自行车!电视!DVD 等方方面面"二!涉案金额较大,危害后果严重近几年来,伪劣商品不仅品种多!范围广"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