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章 《财政支农政策调研报告》 ad680_1; 随着上级支农惠农政策加强,财政支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资金渠道多、管理乱、使用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为了贯彻落实好各项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积极谋划“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年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对我县财政支农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如何整合支农资金提出了一些思路。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政府支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各级政府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为我县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在资金使用上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近年来,各级财政对“三农”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我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道路、环境整治、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导致投入总量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我县人多地广,财政困难,短期内很难大幅增加对农村建设的投入。比如我县农田灌溉工程,点多面广,特别是大中型灌区,建设时间较早,老化失修严重,加上原先田间配套工程做的较少,一遇旱情,即受旱灾。 近几年来投入一直不足,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要求。2、配套资金往往难以到位。目前支农项目建设大都采取各级财政共同投入的模精品文章 式,而我县经济实力不强,配套资金显得捉襟见肘。如我县2 01 *年安排各类配套资金1 1 4 03 万元,占当年预算财力的1 3 .9 %,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3 1 .4 %。 乡村财政更为困难,部分乡村财力薄弱,历史负债一大堆,成为影响政策效应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3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绩效有待提高。来自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复交叉,如农民培训项目,就有劳动、科技、农业、扶贫等多个部门管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农业开发和水利两个部门存在重复;水土保持项目在水利、林业两个部门均有安排;扶贫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及公路建设项目有相同的建设内容。项目的交叉重复现象,造成不同渠道的投资相互不配套,给资金和项目管理带来困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使有限的资金分散化,稀释了支农惠农政策效应。农业项目点多面广,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小。一些部门在安排支农投资时撒“胡椒面”,甚至出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