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矿鉴定报告 手标本号:柳评 177 井(1560.9m) 薄片号:1 野外定名:浅灰色含炭质油迹细砂岩 肉眼观察:手标本为灰黑色,有少量植物炭化的碎片,水平层理明显。 镜下观察:水平纹理构造,粉砂状结构。 岩石中的水平层理由粉砂砂粒与粘土物质及有机质等含量的不同表现出来。有的层理石英粉砂多,有的云母等类多,有的有机质多(呈灰黑色),水平层理十分清晰。 岩石中有二条裂缝(指该薄片中),这二条裂隙平行水平层理连续延伸,一条长 10.8mm,另一条 8.3mm,裂隙宽度 0.03mm—0.08mm 之间。 岩石很细,砂粒约占 80%±,粘土质点(隐晶质)、有机质等约占 20%±。 砂粒:都在粉砂级范围内,大体上长粒状粉砂粒有定向性,与层理一致。粉砂粒主要由石英(50%±)、长石(10%±)、黑云母(15%±)、白云母(2%±)、黑色铁质(3%±)、碳酸盐(20%±)组成。此外还有微量绿泥石、磷灰石等。 石英粉砂:棱角状、长棱角状较多;粒状石英粒径在 0.02mm—0.06mm 之间,长棱角状的最高达 0.1mm,但宽度在 0.02mm±,消光均匀,干净、透明,一级白干涉色。 黑云母:棕黄色,条状,长在 0.05mm±,宽在 0.01mm±,定向性强,多色性为棕黄(Ng’)→ 浅黄(Np’)。 碳酸盐:有方解石和白云石,后者远多于前者,常见菱形颗粒,高级白、闪突起明显,粒径多 0.04mm。 长石:粘土化和绢云母化均有,有的可见聚片双晶,粒径在 0.02mm—0.04mm 之间。 油迹:棕黄色,与黑云母颜色相同,二者难区分。区别处:油迹不是条状,也没有多色性,呈均质性。 鉴定名称:灰黑色含炭质油迹粉砂岩 柳评 177 井(1560.9m),5x 岩矿鉴定报告 手标本号:柳评 177 井(1561.02m) 薄片号:2 野外定名: 肉眼观察: 镜下观察:细粒砂状结构,水平纹层理构造。 岩石由细粒砂—极细粒砂及胶结物组成,主要是细粒砂,砂粒约占 85%±,胶结物仅占15%±;为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 砂粒主要由石英(60%±)、长石(20%±)、碳酸盐矿物(10%±)和黑云母(5%±)组成,有微量磁铁矿、磷灰石、绿泥石、锆英白云母等。 石英砂:棱角状为主,少数颗粒某些边为次棱角状,它形粒状或长粒状,无定向性,粒径(宽)大的在 0.15mm±,小的仅 0.03mm,大多数粒径在 0.08mm—0.12mm 之间。最高干涉色一级黄白。干净、透明、无色,多数无波状消光,个别有弱的波状消光。 长石:它形,粒状,多数粒径在 0.1mm±,表面稍脏,有的有浅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