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比率 下限为 1,适当为 2 a、流动比率高低反映企业承受流动资产贬值能力和偿还中、短期债务能力的强弱; b、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资金来源于结构性负债的越多,企业投入生产经营的营运资本越多,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 c、一般认为比率值为 2 时比较合理,但要求中国企业流动比率达到 2 对大多数不实际; d、正常情况下,部分行业的流动比率参考如下: 汽车 1.1 房地产 1.2 制药 1.25 建材 1.25 化工 1.2 家电 1.5 啤酒 1.75 计算机 2 电子 1.45 商业 1.65 机械 1.8 玻璃 1.3 食品>2 饭店>2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 2 是比较合适的,这样既达到一定的安全性,又能充分地利用了企业能够利用的资金来源。因为,过低的流动比率,意味着企业的短期支付能力不足,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流动比率过高,则可能表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资金,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获利能力。实际上该比率数值的合理性没有统一标准,行业性质不同,流动比率也不尽相同[4]。 速动比率 适当为 1 a、一般认为,企业速动比率为 1 时比较安全; b、部分行业的速动比率参考如下: 汽车 0.85 房地产 0.65 制药 0.90 建材 0.90 化工 0.90 啤酒 0.90 计算机 1.25 电子 0.95 商业 0.45 机械 0.90 玻璃 0.45 餐饮>2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等于 1 较为合适,但也不能绝对化,如大量采用现金结算的企业,其应收账款很少,速动比率可能较低,但这并不代表这类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就不强。因此,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要具体分析 现金比率 企业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现金比率用以衡量即刻偿还债务的能力,可以衡量流动资产变现性的大小。但由于是基于极端保守的观点,该比率忽略了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间循环的性质[5] 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减去流动负债部分,它是偿还流动负债的“缓冲垫”,是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指标。营运资本数额越大,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计算公式: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 保守为不高于 50%,适当为 60% 注:一般认为,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不应高于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但目前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企业拥有的营运资本不足,流动负债过高。 此指标反映在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由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