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 吨晶体丙烯酰胺工艺设计 1 第一章 概 述 1 .1 丙烯酰胺的介绍 丙烯酰胺(AM)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纯品为结晶固体,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醇,稍溶于乙酸乙酯、氯仿,微溶于苯,在酸碱环境中可水解成丙烯酸。职业性接触主要见于丙烯酰胺生产和树脂、黏合剂等的合成,在地下建筑、改良土壤、油漆、造纸及服装加工等行业也有接触机会。日常生活中,丙烯酰胺可见于吸烟、经高温加工处理的淀粉食品及饮用水中。丙烯酰胺属中等毒类,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在体内有蓄积作用,主要影响神经系统,急性中毒十分罕见。密切大量接触可出现亚急性中毒,中毒者表现为嗜睡、小脑功能障碍以及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中毒,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疲劳、嗜睡、手指刺痛、麻木感,还可伴有两手掌发红、脱屑,手掌、足心多汗,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四肢无力、肌肉疼痛以及小脑功能障碍等。 1 .2 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1 .2 .1 硫酸水合法 19世纪末,由丙烯酰氯与氨首次合成了丙烯酰胺。1954年,美国Cyanamid公司采用丙烯腈硫酸水合法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被各国广泛应用。 丙烯腈在硫酸存在下水合成丙烯酰胺的硫酸盐,然后用液氨中和即生成丙烯酰胺和硫酸铵。反应时,过长的停留时间和过高的反应温度都会增加副产物的收率,特别是聚合物和丙烯酸。必须严格控制反应物的比例,以便抑制副反应。从反应混合物中回收丙烯酰胺是整个过程中成本最高和最困难的一步。通常采用苯结晶提纯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硫酸水合法投资大,丙烯腈等原料消耗定额高,并产生大量含丙烯酰胺的硫酸盐或硫酸废液污染环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等国积极研制开发无公害的工艺路线。到目前为止,采用硫酸水合法制备丙烯酰胺的工艺已经基本被淘汰。 1 .2 .2 铜催化法 70年代初日本和美国同时开发了以铜为主的各类催化水合法生产丙烯酰胺,由于它合硫酸法比有很多优越性,纯度及转化率都有很大的提高,环境污染少,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 2 成本低,在70 年代中期基本上取代了硫酸水合法。流程图如图1-1 图1-1 铜催化法流程方块图 1 .2 .3 微生物催化法 采用微生物催化法效率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工艺大为简化,除了省去丙烯腈回收、除Cu 等工段外,微生物催化法的其他工段的生产工艺过程如脱色、浓缩、结晶、干燥等均合化学合成法相同。微生物法的核心技术在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