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1ppt课件颅内动脉瘤直接威胁生命和神经功能80%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脑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为15%~20%。如果第一次出血后病人没有死亡,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发生第二次出血,这时的死亡率就高达80%。因此,脑动脉瘤治疗的目的,就是要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或再次破裂。如果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瘤,即使没有破裂也需要进行治疗。2ppt课件按病因分类先天性动脉瘤高血压或脑内动脉硬化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3ppt课件按形态分类囊性动脉瘤梭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不规则型4ppt课件按大小分类小型:<5mm中型:6~15mm大型:16~25mm巨大型:>25mm5ppt课件按部位分型①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Willis环前循环动脉瘤)约占90%,包括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中动脉动脉瘤;②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Willis环后循环动脉瘤)约占10%,包括椎动脉瘤、基底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6ppt课件7ppt课件临床表现动脉瘤破裂前多无症状,但约有半数的病人在发生大量出血之前有警兆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由动脉瘤小量漏血所造成的突发剧烈的头痛;其次是因动脉瘤增大压迫邻近神经组织而引起的症状(如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另外亦有因血管痉挛而出现缺血症状(如头晕)等。8ppt课件一旦脑动脉瘤发生破裂,通常瞬间出现剧烈的头痛,这种头痛可向颈肩、腰背和下肢延伸,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半数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时病人可因发生脑疝而丧命。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病人可能以突发剧烈的头痛为唯一的发病症状,因此对此情况必须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脑动脉瘤破裂出血。9ppt课件约1/3的病人,动脉瘤破裂后因未及时诊治而死亡。多数动脉瘤破口会被凝血封闭而出血停止,病情逐渐稳定。随着动脉瘤破口周围血块溶解,动脉瘤可能再次破溃出血。二次出血多发生在第一次出血后2周内。10ppt课件脑动脉瘤诊断CT扫描:判断脑部是否有出血的情况。腰椎穿刺:对于CT扫描正常者,建议进行腰椎穿刺。DSA(数字剪影脑血管造影):对判明动脉瘤的准确位置、形态、内径、数目、血管痉挛和确定手术方案都十分重要。目前是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磁共振成像MR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DSA:是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可诊断为破裂的动脉瘤。11ppt课件内科治疗内科治疗只能用于未破裂动脉瘤,主要措施是控制各种能够诱发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戒烟、避免紧张或者通过各种方法来放松,还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动脉瘤的大小和发展的情况。12ppt课件外科夹闭术治疗外科夹闭术是1937年WalterDandy发明的用动脉瘤夹夹在动脉瘤的颈部使之与供血动脉隔离的手术方式。是一种侵入性的、技术上相对复杂的操作过程。13ppt课件14ppt课件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通过导管将由钛合金制成的柔软的金属螺旋线圈放入动脉瘤腔内,使瘤腔内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和停滞,逐渐形成血栓而阻塞动脉瘤腔。15ppt课件改变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16ppt课件改变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17ppt课件18ppt课件19ppt课件20ppt课件21ppt课件22ppt课件高危人群脑动脉瘤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常发生于30岁到60岁的人群,其中30岁左右的患者往往因先天性血管薄弱,随着血流的长期冲击而发生脑动脉瘤;而50岁以上的脑动脉瘤患者一般因有动脉硬化,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而导致动脉瘤的发生,动脉瘤破裂率也较高。23ppt课件有家族史的人要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避免情绪剧烈波动、避免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等等。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预防24ppt课件谢谢!25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