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策略——由一节作文课引发的思考周五放学时,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在班里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后天是母亲节,要求每一位同学在母亲节这一天,要为母亲做一件事,表达对母亲的爱。事情很简单:可以是帮妈妈做做家务,可以是帮妈妈剪剪指甲,可以动手做件小礼物,也可以是对妈妈郑重的说一句“妈妈我爱你”……作为六年级的大学生们,我想对这项作业来说肯定是小事一桩。。周日,学生来到学校。当我检查他们的作业时,他们都津津乐道的谈论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的。我趁热打铁对他们说:“同学们,赶紧把你们的做法写下来吧。”“唉,要写作文呀”“真难呀”“我对作文简直就是一窍不通,提笔就头疼”……一系列的抱怨声不绝于耳。我开始纳闷起来:“为什么先前还兴高采烈的谈论,现在却都唉声叹气?为什么对作文是如此的恐惧?为什么写自己的亲身体验都不会?”……我静静地思考着,得想办法让同学们学会表达。于是,我慢慢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鼓励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不用望文生畏,把你的做法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就行。写写你真实的过程。”接下来,一部分学生开始托腮思考怎样写,一部分学生在忙碌着翻作文书,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胸有成竹地写起来。面对着这一场面,我不禁扪心自问:“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不是太不称职了,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可言,对写作产生了厌恶,产生了恐惧。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孩子不愿写作呢?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孩子不愿用笔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呢?”我想这就是农村作文教学的弊病。我也从其他同事那儿了解到他们的学生也基本是这样,不愿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我想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教师方面的原因:1、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不少教师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有的教师认为与其认认真真抓好作文教学,不如考试前给学生几篇范文,让他们背下来,考试时改头换面套上去来的省力,来的“效果明显”。这样考试之后,学生高兴,家长一看分数不低也高兴。又何乐而不为呢!2、作文教学从形式入手,过多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和写作技巧的传授。即作文教学时教给学生作文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点题、如何过渡照应。不可否认,对这些方法技巧进行适当的指导也未尝不可。但是,老师教学生毕竟有别于木匠、泥水匠带徒弟,如果作文教学过分的注重这些所谓的方法与技巧的传授,就会严重地束缚学生的创作灵感,妨碍学生的自由表达。作文的“新”又能从何而来呢?3、一些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凭借个人的经验和固定的题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