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心理学㊣重点要领!VIP免费

教育心理学㊣重点要领!_第1页
1/6
教育心理学㊣重点要领!_第2页
2/6
教育心理学㊣重点要领!_第3页
3/6
1 教育心理学㊣ 重点摘要!第五章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 p173~180)1. 巴夫洛夫( Ivan P. Pavlov)是俄国的生理学家,发现狗的消化腺分泌量的变化,与外在刺激的性质、出现的时间有密切关系。之后他作了著名的以铃声、灯光作为外在刺激,引发狗的唾液分泌的实验。其理论为「经典(古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实验设计:(1) 无条件(非制约)刺激 (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或 UCS):本来就可引起个体某固定反应的刺激,如引起唾液分泌的食物。(2) 无条件(非制约)反应 (unconditioned response, UR或 UCR):由非制约刺激原本即可引起的固定反应,如食物引起的唾液分泌。(3) 条件(制约)刺激 (conditioned stimulus, CS):原本为中性刺激,如与食物相伴或稍前出现的铃声。(4) 条件(制约)反应 (conditioned response, CR):条件作用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亦即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2. 华生( John B. Watson),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主张教育万能,其对于行为主义学习里论,有以下四点要义:(1) 心理学之成为一门科学,要采用科学方法,研究个体表现于外的行为。(2) 经点条件作用研究所得行为原则,不但可以了解动物行为,也可以解释人的行为。(3) 人类一切行为,其构成基本要素是反应,一切行为表现只是多种反应的组合。而反应中,除少数是基本的反射之外,全都是个体在适应环境时,与其环境中各种刺激之间的关系,经由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过程所形成的。(4) 只要能了解环境刺激与个体的关系,就可以设计并控制刺激,经由条件作用,建立起所要建立的反应,组合成预期的复杂行为,也可根据条件作用法则(消弱),消除个体已有之行为。3. 经典条件作用中的一般行为法则:(1) 强化与强化物( reinforcement):强化作用指在条件作用中,影响刺激—反应连结强度,或增强条件反映出现频率的一切程序。强化物又称强化刺激。(2) 类化与辨别 :类化(generalization)是经条件作用形成条件反应后,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其它刺激,也会引起相似的条件反应。也称刺激类化或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辨别( discrimination)是个体只对条件作用中受到强化过的条件刺激反应。类化与辨别交互运用,才能构成精准的学习。(3) 消弱与自然恢复:消弱( extinction)若条件反应形成后,虫负担毒出现条件刺激,而不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心理学㊣重点要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