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树立服务意识刘桂蓉当我选题写这篇博文时,确实是受到了郑校长的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人事调整,郑校长上任后,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注重服务”的核心目标,在各方面都能感受到他强烈的服务意识。无论是课堂教学,强调的是重教;还是学生管理,强调的是柔性管理;后勤上除了硬件的不断改善,还提高了微笑的服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处处体现出了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什么叫服务?服务意识是指工作人员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为与自身工作有关的对象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比如我们到派出所办事儿,就希望民警有热情的态度;我们到某个维修中心,就希望那里的售后服务能尽善尽美;我们到商场购物,就希望导购员体贴周到的服务⋯⋯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服务意识很重要,而且是所有的单位:公共事业也好,私企也罢,都必须有服务意识,那么才能让自己投身于从事的工作,勇于负责,尽心尽力把事情办好!因此说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一份子,“老师”这个群体也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用心于教育,做好本职工作啊。一、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师道尊严”、“教师中心”等观念一直在一些教师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渴望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也渴望被社会和家长奉为师表。在现实中受这种传统观念影响的还不仅体现在年长的教师群体,也体现在一些青年教师中。更有许多人有这样的担心,认为如果教师一旦沦为服务者的地位,那教师就失去了权威,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学生就有可能不尊重教师。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放不下架子,总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给予者,学生是前来取道的接受者,还是那种“命令——服从”式的师生关系,这样也就不可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当然也就谈不上为学生服务。2.扭曲的“个性化服务”和服务的功利化在各服务行业都流行一种“个性化服务”,也就是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一些特别的服务,这样可以让每个服务对象都可以感受到更体贴的服务。但是现实中有不少教师却扭曲了“个性化服务”,在学校利用自己工作之便,经常是根据学生家长不同的背景,施以一些小恩小惠,利用一些手段和一些有背景的家长搞好关系,利用家长的职务之便,来为自己牟私利,为个人行方便。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把学生分成优劣,不能平等对待,对学习表现好的学生疼爱有加,各个方面都特别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