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章建跃一、“新理念”是全新的吗?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本-------教育中的“科学发展观”教学目标 ------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定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数学育人。如何落实?―――提高课堂教学立意许多教师的“匠气”太浓,课堂上题型、技巧太多,弥漫着“功利”,缺少思想、精神的追求。数学的 “育人” 功能如何体现?―――挖掘数学知识蕴含的价值观资源,在教学中将知识教学与价值观影响融为一体。关键:提高思想性。“技术”:加强“先行组织者”的使用。例 1 不等式基本性质“立意”比较以往做法:数轴上点的顺序定义数的大小关系,再到“基本事实”(考察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再由“利用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可以推出下列不等式的性质”。课标教材的做法数轴上点的顺序定义数的大小关系,再到“基本事实”(考察两个实数的大小统一化归为比较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从“数及其运算”的高度出发,引导学生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在“运算中的不变性、规律性就是性质”的思想指导下,猜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回到从“基本事实”到“基本性质”的推理过程,得出性质,给出证明;引导学生用不同语文表述“基本性质”(学习心理的考虑) ;从实例中概括基本不等式的作用―――明确概括出思想方法。课标教材的想法既要讲逻辑,更要讲思想―――加快师生领悟思想的进程(教师在没有引领的情况下很难“悟”出思想);要正确理解“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以往教材在技能方向空间太小,思想方面空间太大教学要求―――个性差异与统一要求的辩证统一,但以个性差异为出发点和基础教学设计―――不仅从内容的教学需要预设提问、讲授、训练等,而且我嗯强调课堂“生成”,预设能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开放性问题”,乃至强调“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教学方法―――讲授、问答、训练的综合,不再是单一的讲授或活动,是教师主导取向的讲授式和学生自主取向的活动式的融合,强调“启发式讲授”的重要性学习方式―――接受与探究的融合,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结合教学过程―――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自然、水到渠成)为载体的学生谁知认知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过程,强调学生数学思维的展开、深度参与(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评价―――教师根据教学进程进行教学反馈、调节,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