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教学查房目录1.前言2.病史简介及治疗经过3.本次教学查房的重点内容及难点4.胃癌的外科治疗历史5.胃癌的病因学6.胃癌的诊断依据7.早期及进展期胃癌的定义及分型8.胃癌转移途径及淋巴结分组•9.胃癌的分类及分期•10.胃癌的治疗原则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11.胃癌的其他辅助治疗手段•12.胃癌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13.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内容•14.胃癌的护理重点•15.胃癌的术后随诊一.前言胃癌是全世界和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在男性中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在女性中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在全中国每年发病人口约42万人。目前胃癌死亡率在我国居各种肿瘤首位。提高我国胃癌的早期发现诊断水平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目前国内各医院胃癌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差别较大。一般综合性医院五年生存率仅为30%,专科肿瘤医院五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因此如何提高手术的根治性,开展合理的综合治疗,推广成熟的治疗经验,有待医务工作者作进一步的努力。二.病史简介及治疗经过患者:靖某某,男,58岁,554床,住院号2016023045。主诉:上腹部隐痛不适伴进食梗噎感一月。现病史:患者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感,进食后明显,伴快速吞咽干硬食物时梗噎感,伴恶心,偶有呕吐,呕出为胃内容物。无反酸嗳气,至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诊断及治疗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一月来症状渐行性加重,渐转为上腹部持续性隐痛,疼痛不向其他部位放射。2016年07月08日至我院电子胃镜检查示:"贲门距离门齿约40cm处可见一隆起凹陷性病灶,约占管腔四周范围,底苔污秽,边缘不规则隆起,质地组织脆,活检时易出血,胃腔狭窄,镜身不能通过,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粘膜活检病理检查示:"(贲门)鳞状上皮下见腺癌组织。"今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拟"贲门癌"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胸闷及呼吸困难,无心慌、气短,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泻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无呕血、黑便,无咳嗽、咳痰及咯血,体重无明显减轻。患者近三天来食欲一般,睡眠一般,体力一般,大小便正常。有吸烟史。体格检查专科体格检查:腹部平坦,未见胃肠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腹肌不紧张,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无液波震颤,未触及肿块,Murphy征阴性,肝脏脾脏肋下未能触及,肝浊音界正常,肝区叩击痛阴性,无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阴性。肠鸣音正常,3-6次/分,无振水声和血管杂音。双侧锁骨上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直肠指诊未扪及明显肿块及结节,指套退出时未沾有血迹。其他相关性检查电子胃镜(2016年07月08日):贲门距离门齿约40cm处可见一隆起凹陷性病灶,约占管腔四周范围,底苔污秽,边缘不规则隆起,质地组织脆,活检时易出血,胃腔狭窄,镜身不能通过,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粘膜活检病理(2016年07月11日):(贲门)鳞状上皮下见腺癌组织。治疗经过术前诊断:贲门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常规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于2016年7月18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腹腔内无腹水,腹壁腹膜光整,肝脏脾脏包膜完整,肠管及肠系膜浆膜光整,未见明显肿块及结节,贲门部有一约4*3*3cm大小肿块,质硬,外侵不明显,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胃左动脉旁可见数枚孤立肿大淋巴结,大者约1*0.8cm大小,腹主动脉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决定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改良式空肠间置吻合+胆囊切除术。术程顺利,术中输血浆400ml,麻醉满意,安返病房,切开标本见贲门部浸润溃疡性肿块,上下切缘距离肿块边缘均大于5cm,术后诊断:贲门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予以补液,抗感染,抑酸及营养能量支持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发展变化情况。三.本次教学查房的重点内容及难点重点内容:胃癌的治疗原则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难点:胃癌的治疗综合措施的选择四.胃癌的外科治疗历史胃癌外科手术治疗史分为4个阶段:1.探索阶段:1881年1月Billroth开展了世界上第一例胃癌切除手术,开创了胃癌切除的先河。2.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通过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研究提出三站16组淋巴结的概念。在胃切除的基础上开展了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