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心肌梗死护理查房课堂回顾:•1.心肌梗死定义•2.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4心肌梗死的常用护理诊断•5.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病人资料•姓名:沈庆华出生地:浙江省•性别:男职业:农民•年龄:69岁入院日期:2015-7-2,21:29•民族:汉族婚姻:已婚主诉•阵发性胸痛3天,加重7小时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胸痛,位置位于胸骨中下断,呈压榨样疼痛,伴左肩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起初未在意,症状多于活动后出现,休息15min逐步缓解,未治疗,发作较频繁。7小时前患者再次出现胸痛,位置同前,性质较前剧烈,伴后背部及左肩部、上颌部放射痛,伴大汗,无恶心呕吐,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既往史•患者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多年长期服药治疗(具体不详),具有双下肢水肿。有脑梗死病史5年,遗留右侧肢体活动无力,生活尚能自理。冠心病病史5年,未正规服药。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有长期烟酒史40年,平均每日吸烟量约5支,饮酒少量,现已戒烟酒5年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遗传倾向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体格检查•T36.7℃,P102次/分,R28次/分,BP154/41mmhg。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语音传导正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10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辅助检查•7月2日血液学检查:超敏肌钙蛋白4.71ng/ml,心肌酶谱示肌酸酶同工酶163u/l,乳酸脱氢酶490u/l,葡萄糖5.5mmol/l,脑钠肽测定4810pg/ml•7月2日心电图:心率83次/分,V1-V5导联ST段抬高最高达0.5mv,I、AVL导联ST段抬高最高达0.3mv,III、V7-V9导联ST段压低约0.2mv初步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塞急性ST段抬高型高侧壁心肌梗塞心功能I级•2.脑梗死后遗症•3.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计划•1.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吸氧、心电监护•2.给予阿司匹林及波利维,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抗血小板治疗•3.改善冠脉循环、减轻心脏负荷•4.稳定斑块,改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5.溶栓治疗•6.止痛,防治各种并发症及对症处理•7.完善心脏超声、胸片、动态心电图、心脏CTA或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护理诊断1.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关节疼痛:与风湿炎症有关。2.焦虑:与对自身疾病不了解有关;与担心梗死再次发生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坏死致心脏功能下降有关。4.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5.知识缺乏:对自身疾病不了解,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发病后1~3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如洗漱、进食、排便、翻身等由护士协助完成。向病人、家属说明绝对卧床休息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2)疼痛护理:疼痛使患者烦躁不安,可加重心脏负担,易引起并发症发生,需要尽快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或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并随时询问病人疼痛变化。•(3)吸氧:给予4-6升氧气吸入。•(4)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病人心前区疼痛剧烈时,保证有一名护士陪伴在病人身边,便于询问疼痛变化情况及安慰病人,向病人说明应用多种治疗措施,疼痛会逐渐缓解。•(5)饮食护理:最初2~3天以流食为主,随病情好转逐渐改为半流食、软食及普食。饮食应低脂、易消化食品,需少量多餐。•(6)心电监护:在监护室行连续心电图、血压、呼吸监测3~5天,若发现频发室早>5个/分,或多源室早、R-on-T现象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应警惕室颤或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必须立即通知医生,并准备好除颤器。•(7)排便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易诱发其并发症,嘱病人排便时严禁用力。由于急性期卧床期间活动少,肠蠕动减慢,进食减少,又不习惯床上排便,故易发生便秘,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常规给予缓泻剂。健康指导•1.饮食调节: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2.戒烟:积极劝导戒烟,并实施戒烟计划•3.心理指导:指导病人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生活中应避免对其施...